说起“阿隆戴特”这名字,我头回听到的时候,就觉得挺带劲的,有点那种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器的感觉。后来稍微查了下,,原来是传说里兰斯洛特那哥们的佩剑,也有些作品里头,管厉害角色或者装备叫这个名儿。
肯定没机会去摸什么传说中的宝剑,也没能耐去当什么最强魔术师。不过“阿隆戴特”这四个字,倒是勾起了我一段折腾的经历。我也给自己“锻造”了一把“阿隆戴特”,不是真家伙,是一套我自己用着顺手的玩意儿。
我的“阿隆戴特”锻造之旅
是这么回事儿。前些年,我这工作学习的状态,那叫一个“群魔乱舞”。电脑桌面堆满了各种快捷方式和临时文件,浏览器标签常年开着几十个,找个东西得翻半天。几个常用的软件,数据也没打通,来回倒腾,那效率,啧啧,说多了都是泪,有时候真想砸键盘。
我就琢磨,这样下去不行,纯粹是跟自己过不去。 我得给自己整一套高效的、用着舒服的流程和工具,就像传说中的骑士得有把趁手的兵器一样。我私下里把这个自我改进的过程,就叫做我的“阿隆戴特锻造计划”。听着是不是有点傻乎乎的?管他,自己明白就行。
是真难。我到处看人家的经验分享,什么时间管理方法,什么笔记软件,什么自动化工具,挨个试。下了一堆应用,有些吹得天花乱坠,结果用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要么太复杂学不会,要么就是水土不服,跟我这边的需求对不上号。
那段时间,我真是跟自己较上劲了。每天下班回家,不干别的,就坐在电脑前捣鼓这些东西。 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功能,能查资料查到半夜。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花了好几天配置一个据说很牛的工具,结果发现还不如我原来手动操作来得快,那种挫败感,别提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想把几个零散的步骤自动化处理,就学着写点小脚本。咱也不是科班出身,那代码写得,自己都看不下去。运行一下,不是这儿报错就是那儿卡住。有时候真想放弃,觉得我这是何苦?老老实实用原来的笨办法不也过来了吗?
但是,不甘心。就跟铁匠打铁似的,一锤子下去不行,那就再来一锤子。 我把需求拆得很细,一点一点攻克。比如,先是规范了自己的文件命名和存储结构,找东西快了不少。然后,把常用的几个网站和服务,用一个启动页整合起来,省得来回切换。再后来学了点皮毛的自动化脚本,把一些重复性的复制粘贴、格式转换之类的活儿给包办了。
这个过程,磕磕绊绊的,但每次解决一个小问题,或者实现一个小目标,那种成就感,还真是挺足的。慢慢地,东拼西凑,修修改改,我这套“家伙事儿”的雏形就出来了。
- 文件整理:我弄了一套自己的文件夹模板,新项目、新资料一来,直接套用,再也不用到处乱翻了。
- 信息获取:把常看的信息源用工具聚合起来,每天早上看一眼,重要的信息就不会错过了。
- 任务自动化:一些简单重复的电脑操作,我录制成动作或者写了几个小脚本,一键执行,省心省力。
- 笔记系统:也折腾了好几个笔记软件,选了个适合自己的,把工作思路、学习心得啥的都归拢进去了。
现在这套东西,你要说它有多“神”,那肯定谈不上。跟那些大神们用的高级货比,我这就是个“土制装备”。但是,它是我自己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完完全全贴合我自己的使用习惯和需求。用起来,那叫一个顺手,效率也实实在在提高了不少。
它可能不是兰斯洛特那把光芒万丈的“阿隆戴特”,但它是我自己的“阿隆戴特”。 它帮我披荆斩棘,解决了以前很多头疼的问题。
我觉着,有时候咱们追求的那些“神器”,不一定非得是多高大上、多遥不可及的东西。能真正帮到自己,让自己用得舒服,用得痛快,哪怕它看着不起眼,也是属于自己的“阿隆戴特”。关键在于这个“锻造”的过程,这个不断尝试、不断优化的劲头。这可能比结果本身,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