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万塔”,我自个儿也去溜达过一回。那会儿可不是什么兴致勃勃的文化苦旅,纯粹是人生走到一个坎儿上了,想找个地方躲几天清静,或者说,换个地儿迷茫迷茫。
那时候我刚从上一个东家那儿出来,具体原因就不细说了,反正挺不愉快的,一肚子火没地儿撒。整个人,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唧。朋友看我那德行,就说:“去‘万塔’看看呗,听说那儿佛塔多,说不定能给你点启发。”我当时心想,启发不启发的另说,换个环境别天天对着天花板发呆总是好的。于是乎,脑子一热,就收拾了点简单行李出发了。
去之前,我也没做太多攻略,就想着随缘,走到哪儿算哪儿。到了蒲甘,那家伙,第一眼确实挺震撼的。平原上,大大小小的佛塔,真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租了个小电动车,我就开始瞎转悠。刚开始几天,新鲜劲儿一过,就有点审美疲劳了。太阳又晒,路也不太好走,骑着个破车,颠得我七荤八素的。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天下午,天气闷热得很,我骑着车,也不知道骑到哪个犄角旮旯了,前面出现一片比较破败的塔群,游客也少。我就随便找了个小塔的台阶坐下来歇脚。看着眼前这些饱经风霜的古塔,有的还算完整,有的已经塌了一半,夕阳的光照在上面,拉出长长的影子。那一瞬间,我心里头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好像突然就没那么重要了。
你想,这些塔,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经历过多少事儿,王朝更迭,战火纷飞,它们不都还立在这儿嘛我自个儿那点破事儿,跟这一比,简直不值一提。也不是说一下子就大彻大悟了,没那么玄乎。但就是觉得,很多当时觉得过不去的坎儿,拉长时间一瞅,可能也就是个小土坡。
我开始琢磨,这些塔当初修建的时候,那些工匠,那些信徒,他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一砖一瓦给堆砌起来的?肯定不是为了几百年后我这么个失意的人跑来发呆用的。他们有他们的信念和追求。我?我的追求又是
在“万塔”待的那几天,我没刻意去拜佛,也没去凑什么热闹的景点。大部分时间,就是一个人骑着车,在那些塔林里穿梭。有时候找个高点的塔爬上去,吹吹风,看看日出日落。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周围很安静,好像整个世界都慢下来了。
回来之后,生活该咋样还是咋样,工作也得重新找,日子也得继续过。但心态上,确实感觉踏实了不少。至少,再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我能想起来在“万塔”的那些瞬间,告诉自己,这都不叫事儿,慢慢来,总能过去的。
这个“万塔”之行,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看了多少风景,拍了多少照片,而是让我有机会跟自己好好对话了一次。它就像在我最迷茫的时候,轻轻推了我一把,让我换了个角度看问题。实践下来,我觉得这种“出走”有时候还真挺管用的,至少能让你从牛角尖里暂时先钻出来透口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