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琢磨着咱们CBA这些年轻球员,今天就想跟大家伙儿聊聊孙浩钦这小子。不是啥专业的分析,就是我自个儿关注和了解的一些实践过程,跟大家分享分享。
我的关注起点
我对孙浩钦这名字也没太深印象,就模模糊糊知道有这么个小年轻。后来有几次看比赛,或者刷体育新闻的时候,这名字出现的频率高起来了,我就寻思着,这谁?值得这么多人提?于是我就打算自己去了解了解,看看这小伙子到底啥水平。
开始动手“实践”——搜集信息
我的第一步很简单,就是打开电脑,在常用的体育APP和一些篮球论坛上搜他的名字。输入“孙浩钦”,嚯,出来不少东西。
我先是点开了他的基本资料:
- 出生年月:2003年1月28日,江苏连云港的。确实年轻,算是个00后小将。
- 身高体重:192cm,打后卫的,这身高在后卫线上还算可以。
- 效力球队:深圳新世纪的。这个我知道,CBA劲旅。
看完这些基础的,我就开始往下翻,看他的履历。这一看,你别说,这小子青年队时期就挺猛:
- 翻到他代表深圳青年队拿了不少奖,什么二青会U16冠军。
- 还看到他在U19青年联赛拿过宜宾赛区的得分王。
- 更厉害的是,2021年U19联赛,这小子不仅带队夺冠,自己还拿了MVP和抢断王。我当时就想,这荣誉可不轻,说明在同龄人里是拔尖的。
深入“实践”——看比赛和集锦
光看文字资料不过瘾,篮球运动员嘛还得看场上表现。我就特地去找了找他的一些比赛录像片段和集锦。这年头方便,网上资源不少。
我记得当时重点看了几段:
- 有他突破的镜头,速度是真快,第一步挺有爆发力,敢往里冲。
- 也留意到他的一些投篮,有场比赛8投6中,三分4中3,拿了17分,虽然那场球队输了,但他个人表现挺高效。
- 还翻到有评论说他全运会U19决赛帮广东队(应该是深圳队代表广东出战或者资料有误,但重点是比赛表现)拿了43分,这个得分能力在年轻球员里相当突出了。
看了这些,我对他“小郭艾伦”这个外号稍微有了点理解。确实,那股子冲击力和突破的劲头,有点像年轻时候的郭艾伦。技术特点和成熟度肯定还有差距,但那个方向是对的。
形成初步印象和记录
通过这么一番搜集、观看和琢磨,我对孙浩钦这名球员算是有了个初步的印象。我当时就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了几点:
优点:
- 年轻,有潜力,上升空间大。
- 速度快,突破有威胁,冲击力强。
- 在青年队证明过自己的得分能力和领袖气质。
- 国家队层面,也入选过U15、U16、U17、U19国青,参加过亚青赛还进了最佳阵容,这履历挺光鲜。
待提高:
- 毕竟年轻,CBA经验肯定还需要积累。
- 组织串联能力、比赛经验、稳定性这些,都是年轻后卫需要打磨的地方。
持续关注与验证
了解一个球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把这些初步的记录当成一个起点。从那以后,我就会在看深圳队比赛的时候,特意多留意一下他的表现。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在进步,是不是能把青年队的那些优点带到CBA的赛场上,并且不断进化。
比如,我会关注他上场时间的变化,教练给他的战术地位,以及他在关键时刻的处理球。这些都是检验一个年轻球员成长的重要指标。
说到底,我这个“实践”过程,就是从一个模糊的名字开始,通过主动搜集信息、观看比赛、加上自己的思考分析,慢慢形成对一个球员相对立体和动态的认知。孙浩钦这小子,我觉得是值得咱们球迷持续关注的一个苗子,希望他能兑现自己的天赋,未来打得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