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11号”,每回都跟打仗似的。咱也不是说就图那点小便宜,但有时候,家里确实缺点赶上这么个日子,就想着能不能省点儿。
我的折腾实录
就拿上回来说,目标挺明确的,就想给家里老人换个新的足浴盆,旧的那个电机声儿越来越大了,怕哪天撂挑子。我还特意提前好几天就开始鼓捣了。
- 先是在好几个APP上来回比价,把看着差不多的都加到购物车里。
- 然后就是研究那些个五花八门的券儿、满减,脑袋都大了。什么“跨店满减”、“品类券”、“店铺优惠”,叠来叠去的,跟解奥数题似的。
- 我还特意调了闹钟,就怕零点一开始抢不到。
到了那天晚上,我提前十分钟就守在手机跟前了,手心都出汗。时间一到,赶紧点点点。你猜怎么着?
好家伙,页面那叫一个卡,跟慢动作似的。刷新了好几次,有的说“活动太火爆,请稍后再试”,有的直接就显示没货了!我这心里,拔凉拔凉的。
不死心,又换了个之前备选的牌子,也是一通操作。付款的时候又出幺蛾子,说啥“订单拥挤”,试了好几次才成功。等我付完款,再回去看最开始想买的那款,嚯,涨价了,券儿也没了。
你们可能觉得我至于吗?
折腾了小半宿,总算是买到了一个,虽然不是第一选择,价格也算凑合。老婆看我黑着眼圈,就说我:“你呀,就爱瞎折腾,差那百八十块的,睡个好觉不行吗?”
我为啥这么干?
也不是说咱就缺那点钱,主要是,怎么说。刚工作那会儿,手头紧,想给爸妈买点东西,都得盘算好久。有一次,我妈看中一个按摩椅,那时候这种“11号”的活动刚兴起,我寻思能便宜不少,结果功课没做足,也没抢着,后来原价买的,心里老觉得亏得慌,也觉得对不住我妈那期待的眼神。
从那以后,我就落下这么个“毛病”。每到这种时候,总想着尽力去试试,倒不是说非要占多大便宜,就是觉得,能给家里人弄到性价比高的东西,心里踏实,也算是一种弥补。
而且这整个研究、比较、蹲点、抢购的过程,虽然累,但也有一点点…嗯…成就感?就好像自己跟那个复杂的系统斗智斗勇,还赢了那么一点点。
现在我也想开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以后,这种“11号”的活动,我还是会关注,但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拼命了。能买到合适的就买,买不到也平常心,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不能让这些东西给绑架了,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11号”的实践,对我来说,不光是买东西,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念想,还有那么一点点跟生活较劲儿的意思在里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