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赖洁敏这名球员,不是说我懂多少羽毛球技术,就是纯粹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记录下我关注她的一个过程。
最初的印象与资料搜集
我对她印象不深。羽毛球比赛看得多,但马来西亚的女选手,我脑子里先蹦出来的一般不是她。后来有一次,偶然看到一场混双比赛,她和吴埙阀搭档,咦,这姑娘打球挺有韧劲儿。这就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就上网扒拉了一下她的资料。
搜到的东西还真不少:
- 什么1993年生的,雪兰莪州的。
- 很早就开始打球了,2012年就拿了个什么国际系列赛的冠军,搭档是黄辉颖。
- 后面主要就是和吴埙阀配混双,我看成绩单,2016年拿了马来西亚国际挑战赛和苏格兰大奖赛的冠军,这挺厉害的。
- 2018年德国公开赛也夺冠了。
- 然后就是各种比赛,有赢有输,什么瑞士公开赛亚军,后来又拿了冠军。苏迪曼杯也入选了。
- 最近的,就是2024年中国公开赛,和吴埙阀拿了亚军,输给了冯彦哲和黄东萍。我看她世界排名也挺靠前的,第12位。
这些都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成绩,看完之后,我对她有了个大概的轮廓:一个经验丰富、成绩斐然的混双好手。
开始“实践”——看比赛,找感觉
光看履历不过瘾,我就想,得看看比赛录像,找找感觉。这就跟咱平时琢磨个啥新玩意儿一样,得实际上手操作操作,或者至少多观摩观摩。
我的“实践”步骤大概是这样的:
- 找视频源:这个容易,现在网上资源多,我就搜“赖洁敏 吴埙阀 比赛”,哗出来一堆。什么2019福州赛对“雅思”的,韩国大师赛对邓俊文谢影雪的,还有2020马来西亚大师赛对何济霆杜玥的。
- 重点观察:看比赛的时候,我不是瞎看。我会特别留意几个点:
- 她在场上的跑位,尤其是和吴埙阀的配合,怎么轮转,怎么补位。
- 她的网前技术,放网、勾对角什么的。
- 她的防守,接杀球怎么样,能不能顶住对方的连续进攻。
- 还有就是关键分时候的心理状态,虽然隔着屏幕,但也能从表情和小动作看出来点。
- 反复观看:有些球,或者某个阶段打得特别精彩,或者特别能体现她特点的,我会来回倒放看几遍。琢磨她当时为啥那么处理,如果是别的球路会怎么样。
- 横向对比:看了她的比赛,我也会顺带着看看其他顶尖混双的比赛,比如前面提到的“雅思”组合,还有日本的“东渡”组合啥的。这么一对比,赖洁敏和吴埙阀的特点就更突出了。他们可能不是那种力量爆棚、一拍子打死人的,但就是磨,用连贯性和配合来得分。
实践中的发现与感悟
看了不少比赛后,我对赖洁敏的印象就立体起来了。她给我的感觉是:
稳健:这是最大的特点。在场上不轻易失误,球风很扎实。尤其是在多拍相持中,能咬得住,给搭档创造机会。
网前细腻:作为女选手,在混双里面网前是主战场。她的网前小球处理得不错,有想法,不是一味地挡和拨。
经验老道:毕竟打了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在场上显得很从容,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和吴埙阀的默契:这对组合一看就是老搭档了,配合非常熟练。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知道对方要干嘛这种默契是日积月累“实践”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
看比赛嘛有时候也会替他们着急。比如领先的时候被翻盘,或者关键分没抓住。但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和残酷。没有谁是常胜将军。
总结这回“实践”
通过这一阵子对赖洁敏的关注和“研究”,我感觉自己对羽毛球混双这个项目又多了点理解。以前看球可能就是看个热闹,现在会不自觉地去分析球员的站位、战术什么的。
赖洁敏这位球员,可能不像有些明星球员那样光芒四射,话题度那么高。但我觉得她就像我们身边很多默默努力、踏实肯干的人一样,在自己的领域里坚持着,付出着,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这种精神,挺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
这回“实践”也让我明白,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不能只看表面或者听别人说,得自己花时间去接触,去感受,去琢磨。就像我从一开始对赖洁敏“印象不深”,到后来通过看比赛、查资料,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喜爱。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