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老板突然问我愿不愿意去北美分部,当时给我整懵了。回家跟媳妇儿蹲电脑前查了一宿,结果越查越乱——有人说美国赚得多,有人讲加拿大好移民,急得我直接薅下来两撮头发。
第一步:把两国官网翻烂了
大清早就冲进办公室狂敲键盘。先去加拿大官网扒拉EE快速通道,盯着打分表算了三遍分,发现要是我这32岁的老骨头雅思不考到4个8,连池子都进不去。又点开美国H1B抽签页面,看见去年27万人抢8万5名额那段红字,后脖颈子直发凉。
第二步:逮着移民中介狂问
下班路上拐进三家中介,听他们吹得天花乱坠。最绝的是有个西装男拍着胸脯说:"哥你这情况,美国包中签!" 等我掏出手机要录音,他立马改口说成功率七成。出门就把名片撕了,中介费够我闺女半年奶粉钱。
第三步:找老同学套情报
专门搞了个移民对比表:
- 谁更容易拿身份:给多伦多的程序员兄弟打视频,他指着窗外的CN塔说:"我EE打分468分,等了一年半上岸"。转头问硅谷的老王,他绿卡排了五年还在等,说组里印度同事等了九年
- 谁给钱大方:查Salary看见加州码农年薪13万刀眼睛放光,再翻加拿大岗位心凉半截——多伦多同岗位才9万加币,换算完等于打七折
- 医疗咋整:表姐在温哥华生二胎全程没花钱,但听说拍B超得排队俩月。德州发小去年阑尾炎手术账单两万刀,幸亏公司保险报掉九成
- 带娃成本:盯着教育局网站算账,多伦多公立幼儿园每月600加币,波士顿同样要2000美元
- 过冬装备:视频时看蒙特利尔同学裹成粽子说零下25度,迈阿密网友穿着裤衩炫耀28度海滩,直接给我整分裂了
第四步:拉着全家人投票
周末把对比表打印出来贴墙上:媳妇指着医疗那栏说"我怀孕可经不起折腾",丈母娘看见德州校园枪击新闻直摇头,老爹拿放大镜瞅着多伦多的华人超市照片乐:"这茴香饺子跟老家一样"。
选了啥
周一跟老板拍桌子选了多伦多。结果这货嘿嘿一笑:"美国分部今年没名额了"。气得我差点把咖啡泼他脸上,但转念一想——至少不用跟27万人抽签玩命,冻成狗也认了!
现在每早啃着Tim咖啡看窗外暴风雪,翻着EE进度条爬到481分,突然悟了:要钱还是要命这事,拖家带口的根本没得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