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琢磨“对攻”这个事儿,不是说打架,就是在工作或者别的啥事儿上,你不能老是缩着,有时候就得主动碰一碰,亮亮家伙。
我自个儿就有这么一段经历。前阵子我们团队负责一个项目,本来按部就班挺好的,结果斜刺里杀出来另一拨人,也是公司内部的,老想对我们的项目指手画脚,甚至想抢一部分过去。
一开始确实有点懵
刚开始我们有点被动。人家那边人多嗓门大,每次开会都叭叭的,提一堆意见,搞得我们特别难受。我们这边,就想着怎么解释,怎么防守,怎么满足他们的“要求”。结果越弄越累,项目进度也受影响,团队里怨气也大。
那段时间,真是憋屈。感觉就像拳击比赛,你光抱头防守,迟早被人打趴下。关键是,你越退,对方越觉得你好欺负。
后来决定不忍了
有天晚上加班,我跟团队几个核心哥们儿合计了一下。我说,这么下去不行,咱们不能老是接招,得主动打回去,搞“对攻”。
怎么攻?不是掀桌子骂娘,那太低级了。我们琢磨了几个点:
- 摸清对方底细:他们到底想要是真的为了公司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的“厉害”是真厉害,还是虚张声势?我们花了点时间,侧面打听,也观察他们平时做事的方式。发现他们对我们这块业务细节了解不深,很多想法都是飘在天上的。
- 找到软肋下手:既然他们不熟悉细节,那我们就专攻细节。在后面的会议上,他们再提方案,我们不急着反驳,而是先“捧”一下,然后就问:“这个想法那具体到某个环节,您看怎么落地?数据支撑在哪?风险点考虑了吗?” 连着几个问题,他们往往就答不上来了,或者回答得漏洞百出。这就叫打蛇打七寸。
- 主动出击,设置议题:不能老是等他们发难,我们得主动设置议题。比如,我们主动要求开一个项目进展汇报会,邀请大老板来听。我们准备得特别充分,把我们的成果、计划、困难和需要的支持,清清楚楚摆出来。也“不经意”地提到其他团队的一些“建议”对项目可能造成的风险。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回到我们手里了。
- 展示强硬,但不失控:在沟通过程中,态度要坚决。以前我们可能还会说“我们再研究研究”,现在就直接说“这个方案我们评估过,不可行,原因一二三”。语气要稳,但内容要硬。不是要吵架,就是表达清楚我们的立场和专业判断。得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好惹。
结果怎么样?
这么搞了几轮下来,效果挺明显的。对方明显收敛了很多,不再轻易指手画脚了。开会的时候,也开始先听我们说了。虽然私下里关系可能没那么“和谐”了,但工作层面,项目推进顺畅多了,团队士气也回来了。
这个过程挺折腾人的, 心里也得承受压力。但回头看,有时候“对攻”是必要的。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为了保护自己该做的事,为了争取一个能让你好好干活的环境。一味退让,可能啥也保不住。
这玩意儿得分情况,不能一上来就剑拔弩张。但如果别人已经把手伸到你碗里了,你还搁那儿“温良恭俭让”,那就有点傻了。该出手时就得出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生存智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