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们那次“开打”的事儿。
话说回来,那阵子市场挺卷的,同行那边动作不断,又是降价又是搞活动的,整得我们这边压力山大。老板估计也是被逼急了,开了几次会,3拍板,说不能这么被动挨打,咱们也得“开打”,得拿出点真家伙跟他们干。
动员大会和初步方案
我还记得那天下午,临时被叫去开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的,气氛挺凝重。老板唾沫横飞讲了半天,核心意思就是要搞个大动作,抢回点市场。具体怎么“打”,当时还比较模糊,就是定了几个大方向,比如价格要有竞争力,宣传要跟上,动作要快。
会开完了,任务就分下来了。我这边主要是负责把一些方案落地,具体点说,就是要把定下来的价格策略、活动规则啥的,弄到我们的系统里去,还得保证上线的时候别出岔子。
手忙脚乱的准备过程
说干就干。接下来几天,那叫一个鸡飞狗跳。市场部那边疯狂出方案,改来改去,一会儿一个想法。我们技术这边就得跟着屁股后面跑,不停地评估实现难度,调整系统。
我那段时间基本上就是连轴转:
- 先是跟产品、市场那边反复开会,搞清楚他们到底想要啥样的打折、啥样的捆绑销售。有时候他们自己都没想明白,提的需求变来变去,沟通成本特别高。
- 然后就是动手改代码、调配置。我们那个老系统,牵一发动全身,改个价格逻辑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影响到其他地方。
- 接着是测试。自己先测一遍,然后拉上测试的哥们儿一起测,还得模拟各种用户场景,就怕有啥漏洞被薅羊毛。
- 最折腾人的是,经常是快要弄完了,那边又来个“紧急通知”,说策略又变了,得重新来过。好几次都是晚上加班到半夜,刚躺下没多久,一个电话又被叫起来改东西。
那段时间,感觉整个人都绷着一根弦,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影响了整个“开打”的计划。毕竟老板放话了,这回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上线前的冲刺
到了预定上线日期的前两天,基本上是通宵了。大家眼睛都熬红了,靠咖啡和功能饮料顶着。一次全流程测试跑完,确认没啥大问题了,才稍微松了口气。
上线那天,更是紧张。盯着后台数据,看着用户访问量一点点上来,订单一个个生成。好在准备还算充分,系统扛住了压力,没出什么幺蛾子。
打完收工的感想
看着活动顺利上线,数据也还行,心里那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虽然累得够呛,但好歹是把这仗给“打”起来了。
这种“开打”的事儿,我们底下干活的,就是听指令往前冲。至于效果到底怎么样,能不能真的抢回市场,那不是我们能完全控制的。但起码,我们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给扛下来了,也算是没掉链子。
这回实践,最大的体会就是,这种所谓的“商战”,看着挺热闹,背后就是无数普通员工加班加点、埋头苦干堆出来的。不容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