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听人叨叨那个“卢基”方法,说得神乎其神的,搞得我也心痒痒,寻思着自个儿也试试看到底咋回事。
琢磨与准备
我对这“卢基”也是一头雾水,就大概知道是种能提高效率或者改善啥啥的玩意儿。正好前段时间感觉干活有点不得劲,脑子跟浆糊似的,就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呗。我找了点零碎的说法,东拼西凑大概了解了它的意思,好像是强调做事前先彻底放空,搞个什么“清零”的状态,然后再集中精力干一件事,中间还要穿插一些特别的休息方式,不是光刷手机那种。
准备阶段挺简单的,也没啥特别要买的。我就是:
- 清理了下我那乱糟糟的桌子,看着清爽点,心里也敞亮。
- 找了个安静点的时间段,打算先拿一两个小时试试水。
- 把手机调成静音,丢到一边去,免得老想看。
上手实践
第一天上手,说实话有点别扭。让我在开始干活前先“放空”,我坐那儿,脑子里还是跑火车,一会儿想中午吃一会儿想昨天看的剧。强迫自己静下来几分钟,感觉比干活还累!
然后就开始干正事。按照“卢基”的说法,要高度专注。我就埋头写东西,写了大概有个四五十分钟。感觉还行,确实没咋分心。
接着是那个所谓的“特殊休息”。它不让玩手机,说是要起来活动活动,或者看看远处,或者干脆闭目养神。我就站起来走了走,伸了个懒腰,望了望窗外。刚开始觉得挺傻的,没事瞎溜达但几分钟下来,好像脖子是松快了点。
重复搞了几轮,一天下来,感觉好像没平时那么累,尤其是眼睛和脖子。效率嘛感觉提升不算太明显,但也没下降。
几天后的感受
我就这么坚持搞了几天。
好的方面:
- 确实感觉精神压力小了点,没那么焦躁。
- 身体上,特别是久坐的毛病,好像有点缓解,因为中间被“强制”起来活动了。
- 对于那种需要一鼓作气完成的任务,好像效果还不错,不容易被打断思路。
不太适应的地方:
- 那个开始前的“放空”环节,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难,脑子静不下来。
- 有时候活儿干得正起劲,时间到了非得停下来休息,感觉有点憋屈,打断节奏。
- 不是所有工作都适合这么搞,有些零碎的事儿,用这方法反而麻烦。
小结
这个“卢基”对我个人而言,算是有好有坏。它那个强制休息和活动身体的点子,我觉得挺确实对咱这种老坐着的人有好处。至于那个专注和效率提升,可能看个人,也看具体干啥活儿。我是打算再试试,稍微调整下,比如休息时间不那么死板,看看能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节奏。反正就是个方法,关键还是得自己用得舒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