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艾德伍德》这个事儿。
一开始我对艾德·伍德真没啥概念,就听说是个“史上最烂导演”。这名头一听就挺吸引我的,心想这得烂成啥样才能封神?所以就想着自己看看能不能搞出点啥来。
我得了解这老兄是干嘛的,赶紧上网搜资料。看了介绍,才知道他是个B级片导演,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好莱坞。而且他拍的片子,剧情、制作、对白,那是样样都挑战你的忍耐极限。但他又特别执着,一直坚持拍电影,这就有点意思了。
然后,我找到了蒂姆·波顿拍的那部传记片《艾德·伍德》,主演是约翰尼·德普。这片子拍得挺有意思的,黑白的画面,把那个年代的好莱坞氛围营造得挺电影里,伍德是个很有梦想,但又有点疯癫的导演,他拍的电影虽然烂,但他自己却乐在其中,还影响了一帮跟他一样“不正常”的人。
看完电影,我就开始琢磨,这艾德·伍德的精神内核是我觉得就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劲儿。他知道自己拍的片子烂,但他还是坚持拍,而且还特别享受这个过程。这种精神,我觉得挺难得的。
琢磨清楚了,我就开始着手实践。我也想拍点但咱也不能真拍出个“史上最烂”,对?我就决定先从模仿开始。
我找了一些艾德·伍德的代表作,比如《外星第九号计划》之类的,然后仔细研究他的拍摄手法。这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这老兄的拍摄手法,那真是怎么省钱怎么来。比如,他会用纸板做道具,然后用胶带粘起来;他会让演员穿着奇装异服,然后在镜头前晃来晃去;他还会用一些莫名其妙的对白,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看完这些,我就试着模仿他的手法拍了个小短片。我用手机拍的,然后用一些简单的道具,比如纸箱子、塑料袋之类的。演员就是我的几个朋友,我让他们随便发挥,怎么雷人怎么来。
拍完之后,我自己看了一遍,笑得肚子都疼了。这片子,那是真的烂,但又真的很有意思。我感觉我好像get到了艾德·伍德的精髓,那就是“烂”也要“烂”得有特色,“烂”也要“烂”得快乐。
这回实践,让我对艾德·伍德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虽然被评为“史上最烂导演”,但他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他的那种“自娱自乐”的精神,也让我觉得,做事情不一定非要追求完美,只要自己觉得快乐,那就足够了。
这回折腾《艾德伍德》,我觉得挺值的。虽然我没拍出啥惊世骇俗的作品,但我却收获了一份快乐,也对电影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折腾,看看能不能搞出点更有意思的东西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