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不少人在玩ks直播,瞅着挺热闹,也挺好奇的,就想着自己也下场试试水,看看这玩意儿到底咋回事。
开始捣鼓
上手第一步,肯定就是先整个号。这个倒是不难,跟着提示一步步来就行。弄好号之后,我就开始琢磨,这直播到底要播点啥?看别人播啥的都有,唱歌跳舞的、唠嗑的、卖东西的、打游戏的……五花八门。
一开始也没啥头绪,就想着,要不先随便开开,试试水温?也没准备啥特别的,就把手机架在那,对着自己,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心里想着,总得有人进来看看。
遇到问题
结果?现实挺骨感的。第一次开播,心里还有点小紧张,结果直播间里就那么零星几个人,还都是系统推荐的机器人好像,半天没一个真人说话,大眼瞪小眼,那叫一个尴尬。播半个多小时,实在没啥意思,就灰溜溜地下播。
我就纳闷,为啥人家直播间那么多人,我这儿就冷冷清清的?肯定是哪里没搞对。于是我就开始看别人的直播,也去网上扒拉一些所谓的“教程”和“经验分享”。
发现这里头道道还挺多:
- 账号得养:不能是新号上来就播,最好先发点垂直内容的短视频,让平台知道你大概是干啥的。
- 内容得定位:不能瞎播,得想好自己擅长目标观众是谁,播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 开播前要预热:比如提前发个视频预告一下,或者开播前分享到朋友圈、粉丝群啥的。
- 互动很重要:不能光自己说,得跟进来的人聊天,回答问题,搞点小活动啥的,留住人。
看这些东西看得我头都大,感觉比上班还复杂。但既然想玩,总得试试。
后来咋办的
我就照着这些“秘籍”开始调整。先是琢磨自己能播点想半天,觉得平时还挺喜欢琢磨点电子产品啥的,就定位播这个,分享点自己用过的小玩意儿的体验。
然后,我就开始坚持发一些相关的短视频,不求多火,就求让账号先有点内容,看着像个正经搞这个的。发大概一个多礼拜。
我选个周末晚上,提前发个短视频预告,说晚上要直播聊聊最近用的一个耳机。还厚着脸皮分享到几个朋友群里。
开播的时候,果然比上次人多点,虽然不多,但起码有真人提问。我就开始强迫自己多说话,看到问题就尽量回答,没人问就自己找话题,比如讲讲这耳机的优缺点,使用感受啥的。中间还试着问大家有没有用过类似的,感觉怎么样。
开同城定位,好像也进来几个附近的人。整个过程虽然还是有点紧张,但比第一次干巴巴地尬聊好多。起码感觉是在“交流”,而不是“独角戏”。
那次播一个多小时,虽然人流量还是不大,但结束后感觉有点意思。好像摸到一点点门道。
一点体会
我也没天天播,就是想起来,或者捣鼓啥新东西,就开一下,跟进来的朋友聊聊。人气嘛还是那样,不算火,但稳定有那么些人愿意看看,偶尔还能收到点小礼物,
感觉ks直播这玩意儿,不是一上来就能火的。它跟短视频结合得挺紧,你得先让别人通过视频认识你,觉得你这人有点意思,或者你分享的东西有用,才可能来看你直播。
而且互动真的挺重要,得把直播间气氛搞起来,不能冷场。哪怕是重复感谢送礼物的观众,也比干愣着强。
这回实践过程就是从一头雾水,到硬着头皮尝试,再到碰壁学习,3稍微有点感觉。算不上成功,但起码把流程跑通,也知道大概是怎么一回事。这东西,感觉就是得持续搞,多琢磨,多试试,脸皮还得厚点。没啥捷径,都是熬出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