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周末突然想起来好久没写建筑分享了,正好书房那本《日本当代建筑巡礼》落灰老厚一层。拍拍封面坐下来翻了半钟头,西泽立卫这名字在书里反复蹦跶,干脆撸起袖子整理他三个代表作试试。
找资料的坑差点绊倒我
开头想得特美:谷歌搜"西泽立卫作品集"不就完事儿?结果跳出来全是施工图碎片和日文维基。连滚带爬切换关键词,用"西泽 建筑 照片"才捞到靠谱素材。建筑网站排版也气人,项目年份和地点藏得比淘宝客服还深。
急得我开三台设备同时查:平板翻英文论文,手机刷日网建筑杂志,笔记本存图分类。俩小时过去颈椎快折了,才整理出七个完整案例资料。
挑代表作像买菜挑西瓜
摊开资料盯着看老半天,突然发现西泽这人特有意思——他盖房子跟玩纸似的!要么把墙卷成麻花,要么让屋顶飘在半空。拍板这三件:
- 金泽21世纪美术馆(2004):这家伙愣是把美术馆掰成甜甜圈!没有正门后门之分,玻璃墙绕一圈,从哪个方向都能钻进去看展。我在电脑前把平面图转来转去,突然理解他说的"平等空间"是啥意思。
- 丰岛美术馆(2010):第一次见照片差点骂人——这不就是个水泥水滴摔山坡上了?查到细节惊掉下巴:屋顶开两个大洞接雨水,地面偷偷埋水渠,整个馆没半根柱子!后来翻到施工纪录片,工人们跪着抹水泥地坪的画面直接封神。
- 尾道休息亭(2016):这个最绝!在广岛山坡上搭了个铁皮棚子,远看像被风吹皱的锡纸。本来觉得肯定热成蒸笼,结果人家三层铁板叠着散热,结构图看得我直拍大腿——天才都爱用笨办法!
拼图时差点掀桌子
写金泽那段卡壳最久。光说"圆形玻璃房子"太干巴,上网找游客体验视频,有个妹子举着冰淇淋穿过树林走进展厅的画面突然点醒我——西泽最爱玩"消失的边界"!树木倒映在玻璃上,展厅和公园糊成一片,比直接写"通透感"生动多了。
总结风格时更抓狂。课本里什么"新陈代谢派"、"极简主义"看得人头大,盯着丰岛美术馆的水滴屋顶豁然开朗:这大叔不就是把房子当活物造嘛!会呼吸的混凝土,能喝雨水的天花板,跟环境腻乎成一团的铁皮棚,死物全让他玩出生命感了。
整完瘫在椅子上琢磨:咱们住的钢筋水泥盒子要是让西泽来搞,怕不是阳台能长成树杈,飘窗变成云朵?下次旅行清单必须塞个丰岛美术馆,亲自踩踩那个会呼吸的水泥地才甘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