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选题的契机
上周翻到本讲东南亚的老书,里面提到巴达维亚这名字特别耳熟,想了半天才记起是雅加达的旧称。当时就纳闷了:荷兰人搞的基地为啥非得起个古罗马名字?越想越好奇,干脆动手扒拉扒拉这段历史。
查资料踩的坑
先搜中文资料,结果全是旅游攻略,要么就笼统一句"曾是荷兰殖民地"。气得我直接翻墙找荷兰语资料,用翻译器硬啃。最烦人的是查到1621年华人惨案这事时,不同资料说法差得离谱:
- 中文维基写死了一万多人
- 荷兰国家档案馆说就几百
- 本地华人口述史记着上万人被扔进大海
我趴在电脑前熬了三宿,把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年的账本扫描件都翻出来,发现这帮殖民者自己写的"处决成本"清单就列了五千多银币——光绳子钱就够勒死上千人了,鬼才信只死了几百个!
现场走访的意外收获
碰巧表弟在雅加达留学,硬是让他跑去老城区拍视频。结果在市场角落发现个破石碑,刻着"红溪事件"四个字。当地人躲躲闪闪不敢说,烧腊店老伯趁收摊偷偷讲:"祖辈交代过,溪水当年真是红的"。老弟还摸到荷兰人修的监狱地下层,石墙上全是抓痕——看得我后脖颈发凉。
拼接历史真相
把所有碎片拼起来就明白了:荷兰人怕华人太多造反,先借口搜查武器,后来直接关城门屠杀。最缺德的是给幸存者开"赎命费",交不出钱的接着杀。更讽刺的是,屠杀后他们发现没人会修船造房了,又屁颠屁颠去福建招新劳工——这套操作跟后来在非洲搞的黑奴贸易简直一模一样!
写在3
现在看某些欧美纪录片把巴达维亚吹成"东方明珠"就想吐。港口那些漂亮仓库的砖缝里,指不定就填着咱们同胞的指甲。这趟折腾值了,至少搞明白两件事:历史书里轻飘飘的"冲突"二字,底下都是活生生的人命;还有荷兰人那套洗白套路——杀完人盖个教堂就叫"传播文明",真他娘不要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