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个世界杯预选赛,咱们中国队的事儿。一看球就容易上头,特别是国家队的比赛,那更是早早地就惦记上了。
赛前准备与第一场糟心经历
我记得是6月5号踢印尼那场,我还特地提前把手头的事儿给忙活完了,就想着踏踏实实看球。晚饭都扒拉得特别快,还从冰箱里翻了包花生米,开了罐啤酒,仪式感得有嘛
寻思着,客场打印尼,就算赢不了,至少也得整个平局回来?上半场看着就有点儿不对劲,总感觉咱们队员跑动不积极,传球失误也多。我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
结果?下半场,得,一个点球,0比1落后了。当时我那啤酒喝着都没滋味了。剩下的时间,我就瞅着屏幕干着急,队员们倒是也想攻,可就是攻不上去,那感觉,就跟便秘似的,费老大劲儿,啥也出不来。
终场哨一响,我把花生米盘子往桌上一推,得了,又是一场典型的“国足式”失利。这心情,真是比上坟还沉重。
提前出局的无奈与一轮的“例行公事”
那场输了之后,基本上就感觉没啥戏了。果然,各种新闻消息出来,说咱们提前一轮被淘汰了,冲击2026年世界杯的征程又结束了。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每次听到这种消息,心里还是堵得慌。
就像我之前捣鼓一个旧电脑,配件换了一堆,系统装了好几遍,想着总能流畅起来?结果,开机还是卡,运行个小软件都费劲。国足这情况,跟那破电脑也差不多,教练换了,球员也换了几拨,战术也变来变去,还是那个样儿。
到了6月10号,踢巴林那场,我都懒得特地守着看了。心里清楚,这场球就是走个过场,赢了也改变不了输了……好像大家也都习惯了。我就吃饭的时候顺便瞄了几眼,听说还弄了个点球,算是挽回了点面子?
整个预选赛看下来,我的实践记录就是:
- 期望值管理:从一开始的满怀期待,到逐渐降低期望,再到的“爱咋咋地”。
- 情绪控制:从一开始的激动、紧张,到后来的失望、无奈,趋于平静,甚至有点麻木。
- 后勤保障:啤酒花生小零食,该准备的还是准备了,虽然可能吃着没啥味道。
说到底,这看国足比赛,就像是谈一场注定会分手的恋爱,明知道结局可能不太美但每次还是会忍不住投入感情。这回又结束咧,只能说,下届再说,希望下次能少折腾点儿,给球迷们多点儿实实在在的惊喜,而不是惊吓。
我这实践记录,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生活还得继续,球嘛该看还得看,就是心态得放平点儿,再放平点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