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斯塔基,我这可真是一肚子话想说。当初我爸耳朵不行了,寻思着这斯塔基牌子大,电视上老能瞅见,那肯定错不了?结果,这一趟下来,真是让我长了不少见识,也憋了一肚子火。
先是找地方。那叫一个折腾。跑了好几家,都说自己是专业的,什么“残联定点”,听着都挺唬人。选了个看起来门面最大的,心想这总该靠谱了。
进去之后,那叫一个热情。各种介绍,各种型号,听得我跟我爸头都大了。验配师倒是挺“专业”,讲了一堆我们听不太懂的词儿,说什么“残余听力”得好好利用。核心意思我听明白了,就是越贵的越功能越多恢复得越快。
我当时就犯嘀咕,这玩意儿不就是个助听器嘛怎么搞得跟选高科技武器似的?几千的,几万的,上不封顶。我爸辛辛苦苦一辈子,我也不想他晚年听不见声,咬咬牙,选了个他们推荐的所谓“性价比高”的,也不便宜。
戴上之后?一开始我爸还挺高兴,说能听见点儿了。可没过多久,他就老说戴着不舒服,要么就是声音时大时小,有时候还吱吱哇哇地响。回去找他们调了好几次,每次都说没问题,是我们自己没适应或者是我爸的听力又变化了,话里话外那意思,就是想让你再升级,再掏钱。
我后来琢磨过味儿来了。这斯塔基,牌子是大,但底下这些验配中心,估计也是层层外包,或者加盟的。管理乱七八糟,验配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他们可能背着销售指标,心思压根就没完全放在怎么帮老人解决问题上,更多的是琢磨怎么让你从兜里多掏点钱出来。
就像有些大公司,看着摊子铺得老大,里面乱着。各个部门各管一摊,真正到用户体验这块儿,就没人真心去抓了。反正牌子硬,总有人信。
后来我爸那斯塔基助听器就放抽屉里吃灰了。他嫌戴着难受,效果也就那样。我算是看明白了,这玩意儿,不是说牌子大就一定好使。关键还是得看给你验配的人专不专业,有没有良心。还有就是,别太迷信那些天花乱坠的宣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这事儿过去挺久了,我现在一瞅见斯塔基的广告,心里就“呵”一声。也算是我自个儿的一个实践记录,给大家提个醒,别光看名气,实际体验最重要。至少我这趟斯塔基的“实践”,真不咋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