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搞定“阿格雷”这玩意儿的经过。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偶然的。
最初的念头
平时就喜欢瞎琢磨点新东西。有天刷小视频,看到一个老哥,手指头在吉他上那叫一个翻飞,弹出来一段特抓耳的旋律,底下评论区一堆人喊“阿格雷牛逼!” 我当时就寻思,这“阿格雷”是听着挺厉害的样子。一搜才知道,原来是一种挺复杂的指弹技巧,或者说是一段经典练习曲的名字,反正就是听着简单,练起来要命的那种。
当时我吉他也摸了有小半年了,感觉自己也还行,就有点飘了,心想不就是个技巧嘛我努努力,肯定能拿下!你看,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盲目自信。
磕磕绊绊的开始
说干就干! 我立马就上网扒拉教程,找谱子。谱子倒是好找,但教程五花八门。有的讲得云里雾里,跟念经似的;有的,演示速度快得飞起,手指头都看不清,更别说学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找了个看起来还算靠谱的,一点点啃。
刚开始练的时候,那简直了,手指头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么就是按不准弦,要么就是拨弦没力气,出来的声音跟噪音差不多,自己听着都嫌弃。尤其是左手那几个不常用的和弦转换,还有右手那个据说叫“阿格雷切音”的技巧,练得我龇牙咧嘴的。
那段时间,我每天雷打不动,吃完晚饭就抱着吉他抠哧。起码得一两个小时。邻居估计都快烦死我了,还好我家隔音还行。有时候练得烦躁了,真想把琴给砸了,觉得自个儿就不是这块料。你想,一个动作,重复几百遍,还是错,那滋味,啧啧。
摸索与坚持
我就琢磨,是不是方法不对?然后我就开始放慢速度,一个音一个音地拆解练习。把整个“阿格雷”技巧段落分成好几小节,一小节一小节地过。这一小节没练顺,绝不碰下一小节。我还学着录下自己弹的,然后跟原版对比,找差距。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简直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
这个过程里,最有用的还是持续的、枯燥的重复。真的,没啥捷径。就像人家说的,什么天才,都是练出来的。我记得有一次,一个特别别扭的指法,我练了差不多一个礼拜,每天都感觉没啥进步。就在我快放弃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手指好像自己找到了感觉,诶,顺了!虽然还是有点瑕疵,但那一瞬间,那种喜悦感,真的难以形容。
就是靠着这种偶尔的小惊喜,支撑着我继续往下磨。我还发现,练琴这事儿,不能急。今天状态不弹得乱七八糟,那就少练会儿,或者干脆不练,出去溜达溜达,明天再来。硬逼着自己,效果反而不
最终的成果(算是)
大概折腾了小两个月,有一天我完整地把那段所谓的“阿格雷”给弹下来了。虽然跟视频里的大神比,还是差远了,磕磕绊绊的,速度也慢,但好歹是成型了。那一刻,我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通了一个游戏关卡一样。
我偶尔也会弹弹这段“阿格雷”,更多的是一种纪念。它就像一个里程碑,记录了我曾经为了一个小目标死磕过的日子。
今天分享这个“阿格雷”的实践过程,也没啥高深的技术含量。主要就是想说,很多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玩意儿,只要你肯下笨功夫,一点点磨,找对方法,别怕枯燥,总能磨出点样儿来。我这不就算是过来人的一点小体会嘛希望能给同样在磕磕绊绊中学东西的朋友们一点点小小的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