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这脑子老琢磨些历史上的事儿。有时候瞅着网上一些说法,动不动就“大帝”、“铁哥们”的,听着是挺热闹。但我这人有个毛病,就是爱往回倒腾,想弄明白以前那些弯弯绕绕到底是咋回事。
前阵子就琢磨到一个叫“穆拉维约夫”的家伙。这名字听着挺陌生,模模糊糊有点印象,但具体他干了啥惊天动地的事儿,我还真说不太上来。既然碰上了,那就得搞搞清楚。
摸索着找线索
我这人也没啥特别的门道,就是老一套,先上网瞎搜呗。输入“穆拉维约夫”,哗一下子出来一堆东西。有说他是沙俄的功臣,开拓疆土的英雄;也有骂他是侵略者,趁火打劫的强盗。看得我是一愣一愣的,这人评价咋这么两极分化?
光看这些零碎的玩意儿不成,太片面了。我就想着,得找点儿靠谱的资料好好捋捋。我就开始翻一些以前积灰的历史书,还找了些专门讲近代史的纪录片瞅瞅。这一瞅,还真让我给瞅出点名堂来了。
这家伙不简单
我发现,这穆拉维约夫可不是个善茬。他活跃的那个年代,正好是咱们国家内忧外患最严重的时候,清朝那会儿,国力弱得一塌糊涂。而这家伙,就是个特别会钻空子、抓机会的主儿。
你们可能听过克里米亚战争?那场仗主要是在欧洲那边打的,沙俄跟英法土耳其干仗,结果输得挺惨。按理说,这事儿离咱们十万八千里。但是,这里头有个道道。沙俄在西边吃了亏,就琢磨着从东边找补回来。而穆拉维约夫,当时正好是沙俄在东西伯利亚的总督,他的任务就是使劲往东边扩张。
他都干了些啥?
- 趁你病,要你命: 那会儿咱们国内太平天国运动闹得天翻地覆,清政府被搞得焦头烂额,根本就顾不上东北边境那摊子事儿。穆拉维约夫就瞅准了这个空档。
- 假惺惺,真下手: 后来英法联军又打过来了,火烧圆明园那会儿。穆拉维约夫这家伙,打着“帮助中国”、“共同防御”的旗号,实际上是派兵往黑龙江流域渗透,一步步蚕食咱们的地盘。
那份让人憋气的条约
我查到的最核心的一件事,就是他一手策划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瑷珲条约》。这份条约,简直是明抢! 我跟你们说,都不用大动干戈,主要就是靠着军事压力和外交讹诈,硬生生从咱们这儿挖走了一大块肉。
具体多少?我看到的数据,真是触目惊心。光这一份条约,就让沙俄割占了咱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60万平方公里是个啥概念?比现在好些个欧洲大国都大了!而且还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中俄“共管”。这“共管”说白了,就是先占个名分,以后再慢慢消化掉。
我当时看到这些数字,心里头就堵得慌。你想想,那可都是咱们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地方,就因为国力不行,被人这么一份条约给弄走了。这穆拉维约夫,在沙俄那边可能是个英雄,但在咱们这儿,那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侵略者。
琢磨出来的一点体会
把这些东西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我自个儿也琢磨出点儿心得体会:
历史这东西,不能光听别人咋说,得自个儿去了解,去辨别。 尤其是对于那些被“包装”过的人物和事件,更得留个心眼儿。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是真理。 你自个儿不强大,腰杆子不硬,那在国际上就没啥话语权,人家说啥就是只能任人宰割。穆拉维约夫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了解这些过去的事儿,不是为了天天哭哭啼啼,也不是为了煽动仇恨。 关键是要吸取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知道咱们今天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更要珍惜努力把自个儿国家建设得更强大,才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每次想到穆拉维约夫和那段历史,心里头总有点不是滋味。也就是把这些捣鼓出来的东西,跟大家伙儿说道说道,也算是个记录和反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