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有空,我来给各位唠唠我最近瞎琢磨的一个事儿,就是那个叫“昌迪加尔”的地方。这事儿得从我前阵子瞎鼓捣家里装修说起。
起因:一把椅子引发的“血案”
你们也知道,我这人就喜欢瞎折腾。前段时间寻思着给书房换套桌椅,想搞点特别的。结果,就在网上瞎逛荡,看到一种椅子,那造型,啧啧,一个V字形的腿,看着特有劲儿。 有的叫啥“袋鼠椅”,还有配套的书桌,底下那支撑也是奇奇怪怪的,有圆规的,有X形的,有Y形的,反正就是跟咱平时见的不太一样。
我就好奇,这啥来头?看着挺酷,有点那种“侘寂风”的意思,这几年不是挺火嘛我寻思着,这玩意儿要是摆我书房,那格调不就上来了?
深入:从椅子到一座城
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就开始扒拉资料。 你猜怎么着?这椅子还真不是现代哪个设计师拍脑袋想出来的,它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叫“昌迪加尔椅”。
“昌迪加尔?” 我一开始还纳闷,这是个啥牌子?结果一查,好家伙,这压根儿不是牌子,是个地名儿!在印度!而且这些家具的设计,跟一个叫勒·柯布西耶的大师有关系。这大师可了不得,现代建筑里头排得上号的人物。
这下我兴趣更浓了。一把椅子怎么就跟一座城市扯上关系了?而且还是印度的一座城。我这人就这样,一旦勾起好奇心,不搞明白就浑身难受。于是我就从这把椅子开始,一头扎进了关于昌迪加尔的各种信息里。
实践:在脑子里“盖”了座城
我发现,这个昌迪加尔,可不是个普通的城市。它是印度独立后新建的一个规划城市,而且还是两个邦的首府。最牛的是,整个城市的规划,就是柯布西耶这大师傅和他团队搞的。
这大师傅的想法也特有意思。他把整个城市规划得跟个人体似的:
- 脑袋:就是城市的行政中心,什么议会大厦,法院,都在那块儿,地势还高,能俯瞰全城。
- 心脏地带:商业中心,安排在主干道的交叉口。
- 其他器官:大学区放西北边,工业区搁东南边。
我一边看这些资料,一边在脑子里勾勒这个城市的模样。 想象着那些路是怎么走的,建筑是怎么摆的,绿地是怎么穿插的。这感觉,就好像我自己也参与了规划一样,挺过瘾的。
我还了解到,昌迪加尔不光是规划得基础设施也挺牛。机场连续几年拿奖,还有太阳能项目,物流也搞得不错。工业方面,有不少小厂子,还有些大中型的,特别是给拖拉机造零件的,还有制药的。
我一开始就是对那几把椅子感兴趣,没想到挖下去,挖出来这么一大摊子事儿。 从家具设计,到建筑大师,再到一个城市的完整规划理念,甚至还了解了一点点印度独立后的历史背景和所谓的“热带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这柯布西耶在昌迪加尔搞的这些建筑,有些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你说牛不牛?
尾声:小小的感悟
你看,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兴趣点,顺着摸下去,就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这趟“昌迪加尔之旅”,虽然只是在网上和书本上进行的,但感觉收获还挺大。至少下次再看到那些V字腿的椅子,我就不光是觉得它好看了,还能跟人吹吹牛,说说它背后的故事,说说那个叫勒·柯布西耶的大师,说说那座远在印度的、充满设计感的城市——昌迪加尔。
行了,今天就先唠这么多。这趟“实践”虽然没真刀真枪地干但在脑子里过一遍这些东西,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