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老琢磨以前看过的一些东西,迷迷糊糊地就又把《安德的游戏》给翻了出来。放书架上都落了层灰了,寻思着再瞅瞅,看看过了这么些年,能不能看出点新花样来。
还记得头一回看这本书,那会儿年轻,就觉得打仗真刺激,小屁孩安德简直是天才,指挥舰队跟玩儿似的,看得我热血沸腾。可这回再捡起来读,那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我特意泡了杯浓茶,窝在沙发里,一页一页慢慢啃。读着读着,后背有点发凉。以前光顾着看安德怎么赢,现在却琢磨他赢得有多苦,多不是滋味。就说那个战斗室,零重力环境,激光枪biubiu乱飞,表面上看着跟打游戏一样,酷毙了。可实际上?那里面全是算计,全是压力,比咱们现在上班应付KPI还折磨人。
安德那小子,才多大点儿,就被那帮大人一步步地推着走,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身边的人,不是想利用他,就是想打压他,几乎没一个真心对他好的。整天神经绷得紧紧的,一步走错,可能就彻底完蛋。我就在想,这哪是培养天才,这不纯粹是把人当成个工具,往死里用嘛
看到那些孩子们在模拟器里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游戏”,是在真刀真枪地指挥战斗,稀里糊涂地就灭了一个种族。等安德知道真相的时候,那份崩溃和绝望,隔着书页我都能感觉到。这事儿干的,太不地道了,太坑人了。
这让我想起我刚出来混那会儿,也是愣头青一个,啥也不懂,领导指哪儿我打哪儿,天天加班跟打了鸡血似的,觉得自己在干一番大事业,能改变世界。结果?项目黄了,屁用没有,回头想想,自己不过是颗用完就被扔一边的棋子。那时候才咂摸出点味儿来,光凭一腔热血往前冲是不行的,脑子得清楚,得看明白这棋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回重温《安德》,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特别的“实践”。不再是囫囵吞枣看个热闹,而是琢磨它背后的那些东西。科幻小说是写未来的,写外星的,但说到底,写的还是人,是人性,是咱们自己身边这点破事儿。合上书,我这心里头堵得慌。你说安德背负着那么沉重的东西去流浪,去救赎,这到底是解脱还是另一种折磨?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残酷,但也没办法。这“安德”,看完之后,真是让人五味杂陈,也算是给我自己提了个醒:别轻易把别人当傻子耍,也别傻乎乎地老让人当枪使。活着,都不容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