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琢磨点儿稀奇古怪的事儿。前阵子不知道怎么就对历史上那些特别能“扛”的民族产生了兴趣,就是那种面对强敌死活不服输,硬骨头类型的。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模模糊糊记得好像是北边哪个民族,跟沙俄怼了好久,后来查了下,,楚科奇人,说是打了120年,还是各种原因归顺了。我就想,那美洲大陆?那边原住民那么多,肯定也有硬茬?
一切的开始,源于一个挺偶然的想法
就是这么个念头,我就开始在网上瞎搜。一开始也没啥头绪,就搜“美洲原住民 抵抗”之类的关键词。跳出来一堆信息,看得我眼花缭乱。突然,一个名字吸引了我——马普切人。 介绍里说他们是唯一没有被欧洲殖民者彻底征服的原住民,跟西班牙人打了三百多年!三百多年,同志们!这可太勾起我的好奇心了。
于是我的“实践”就开始了。这里的实践,不是说我去实地考察了哈,毕竟条件不允许,主要就是一头扎进各种资料里,去“体验”和“感受”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把这当成一个课题来研究,给自己定了几个小目标:
- 搞清楚他们是谁,住在哪儿。
- 了解他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 重点挖掘他们为什么这么能打,凭什么扛了这么久。
- 看看他们现在怎么样了(虽然资料里提的主要是历史)。
深入了解:马普切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我先是从基础信息入手。知道了“马普切”这个词在他们自己的语言里,大概是“土地上的人”或者“本土之人”的意思,也有说法是“面对众多敌人的勇士”或“严峻挑战中的不屈者”。你看,光这名字就透着一股子倔强。他们主要生活在现在的智利中南部和阿根廷西南部那片地方,那地方有森林,有湖泊,还有火山,环境还挺多样的。
资料上说,欧洲人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在那儿生活了很久很久,祖先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狩猎者。到16世纪西班牙人摸过来的时候,马普切人已经发展出挺不错的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了,甚至还会开采和加工银、铜这些金属。这可不是什么原始部落那么简单了,人家有自己的技术积累。
他们的社会组织也挺有意思。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而是分成好几个大的部落联盟,每个联盟下面又有好多小部落,部落里,基本就是以家族为单位。平时管事儿的,是部落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也就是酋长。但一到打仗的时候,酋长就得听军事首领的。 这些军事首领职位还挺稳固,不是说换就换,得大家商量着来。这种结构,我估摸着,平时松散自由,但遇到外敌又能迅速集结力量,挺灵活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屈的抗争精神
这部分是我研究的重点。为啥说他们“美洲最能打”?
他们骨子里就有尚武精神。虽然资料说他们看起来追求和平,但实际上打仗对他们来说是荣誉和勇气的体现。不过他们也不是瞎打,有自己的一套“战争道德”,比如女人被抢了,或者受到了什么侵害,这些正当理由才会开干。这种观念从小就教育给孩子,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
我还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马普切人没有自己的书面文字! 这在咱们看来可能挺不可思议的,没文字怎么传承历史和文化?但人家有非常丰富的口头文化,靠着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把民族的史诗、英雄事迹、生活智慧给流传下来。我猜想,这种口头传承,可能反而让他们的历史记忆更加鲜活和深入人心,因为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讲述者和倾听者。
跟西班牙人那三百年的仗,真是打得惊天动地。你想想,一边是装备精良、组织严密的欧洲殖民者,一边是没有统一政权、武器相对落后的原住民部落。结果?西班牙人愣是没能把他们彻底征服。这中间肯定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可惜很多细节咱们现在很难知道了。
一点思考:为啥他们这么“硬气”?
琢磨来琢磨去,我感觉马普切人的“硬气”有几个原因:
- 地理环境:他们生活的地区地形复杂,山脉、森林多,易守难攻,也方便他们打游击。
- 社会结构:那种灵活的部落联盟制,既能保证一定的凝聚力,又不容易被敌人一锅端。
- 文化传统:尚武精神和强烈的家园意识,让他们把抵抗视为天经地义。
- 学习能力:据说他们很快就学会了骑马和使用欧洲人的部分武器,这点很关键。
这回对马普切人的“探索实践”,虽然只是停留在资料层面,但给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靠着口口相传和不屈的意志,在强大的外敌面前坚持了那么久,守护了自己的文化和土地(虽然也还是受到了很大冲击和影响),这本身就是一段传奇。也让我对“历史”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光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更是无数普通人,无数像马普切人这样的群体,用他们的生存和抗争写下的。
行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下次再琢磨点啥有意思的,再来跟大家唠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