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巴尔扎克这家伙,我一开始是有点儿懵的。大家都说他牛,作品多得吓人,什么《人间喜剧》一套一套的。我就寻思,这得是多大的毅力才能写这么多,又是多大的魅力才能让这么多人推崇?
初探门径
最早接触他,还是上学那会儿,老师提了一嘴,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匠。当时也没太当回事,课本上选了点片段,读起来感觉也就那样,人名又多又长,看得我头昏脑胀的。后来闲下来了,自己找了本《高老头》来看,想着好歹是代表作,硬着头皮也得啃啃。
刚开始真是有点儿费劲。那描写细致得哟,一个场景,一个人物的衣着打扮,能给你写上半天。我这人看东西喜欢快节奏,一开始真有点儿不适应。心想这老先生是不是太啰嗦了点?
硬着头皮的实践
我记得那段时间,刚好工作上不太顺心,有点儿闲工夫,也有点儿想找点东西沉淀一下自己。于是我就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天看个一两章,不管懂不懂,先看完再说。实践过程嘛就是:
- 准备个小本本:遇到不认识的人名或者觉得重要的情节,就随手记下来。不然那外国人名,转头就忘了谁是谁了。
- 不求甚解,先通读:第一遍读的时候,不强求自己完全理解每个细节,主要是把故事脉络给顺下来。
- 适当查阅资料:遇到一些时代背景或者社会习俗不太懂的,就上网搜搜,大概了解一下,帮助理解。比如当时法国的社会等级,贵族和平民的生活状态什么的。
- 慢下来,感受细节:后来我发现,他那些看似啰嗦的描写,都是有用的。你得静下心来慢慢品,才能感觉到那种氛围,那些人物的性格也是在这些细节里一点点丰满起来的。
就这么着,一本《高老头》看下来,感觉好像有点儿不一样了。一开始觉得是折磨,看到后来特别是高老头那几个女儿的嘴脸,还有拉斯蒂涅的心理变化,还真挺抓人的。
一点点感悟
看完《高老头》,我又陆续找了《欧也妮·葛朗台》、《贝姨》这些来看。慢慢地,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为啥大家都说他牛了。
他写的东西,就是活生生的人性。那些贪婪、虚荣、痴情、善良、狡诈,不分年代,不分国界,好像都能在身边找到影子。他不是简单地讲个故事,他是把整个社会都给你搬到纸上了。贵族怎么生活,银行家怎么算计,小市民怎么挣扎,清清楚楚。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书里某个角色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机关算尽。当时我就想起了我之前工作上遇到的一个同事,那副嘴脸,简直跟书里刻画得一模一样。那一刻,我突然就觉得,巴尔扎克这家伙,真是把人看得太透了。他写的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但那些人情世故,放到很多地方照样适用。
我现在的实践体会就是,读巴尔扎克,不能急。得像品一杯老茶一样,慢慢咂摸滋味。一开始可能觉得有点儿苦,有点儿涩,但回过头来,那股劲儿,那股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真是让人佩服。虽然他的书确实厚,人名也确实多,但你要是真能沉下心读进去了,会发现一个特别真实,也特别复杂的世界。
现在有时候遇到点儿什么事儿,我还会琢磨,要是巴尔扎克来写,他会怎么刻画这里面的人物?也算是我自己的一点小乐趣。这阅读实践,也算是没白费功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