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杰罗尼莫这名字,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那个印第安老哥,虽然也知道他挺牛的,资料上看过一些。但我脑子里先冒出来的是以前看老电影,那些伞兵往下跳之前,不是经常大喊一声“杰罗尼莫!”嘛就那股子又紧张又非干不可的劲儿。
这劲儿让我想起我前段时间瞎折腾的一个事儿。也不是啥大事儿,就是家里阳台角落里堆着的一个旧木箱子,是我爷爷留下来的,挺有年头了。一直想把它收拾收拾,弄干净了看能不能放点东西,或者干脆当个小茶几用。但这箱子又重又破,上面还有好多旧钉子和裂缝,看着就头疼,一直拖着没动手。
鼓捣过程
那天也不知怎么了,可能是天气也可能是闲得慌,就突然来了兴致。戴上手套,找了锤子、钳子、砂纸这些家伙什,就把它拖到院子里准备开干。
先是清理,把里面的陈年旧土和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都倒出来。光这一步就弄得我灰头土脸的。
接着处理那些旧钉子,有的锈得跟木头长一块儿了,用钳子拔,用锤子敲,费了好大劲才弄下来几个,手都磨红了。好几个钉子都断在里面,只能想办法把它们敲进去或者磨平。
然后是打磨。那木头表面毛糙得很,还有很多划痕和污渍。我拿着粗砂纸先过一遍,再换细砂纸。这活儿最累人,来来回回地磨,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木屑满天飞,呛得我直咳嗽。
- 清空箱子内部。
- 处理生锈和断掉的钉子。
- 打磨整个箱子外表面,从粗到细。
搞了大半天,看着稍微有点样子了,但还是觉得差点意思。有些裂缝挺大的,直接用着肯定不行。找了点木工胶,混上打磨下来的木屑,一点点往裂缝里填。这步得特别小心,弄得到处都是黏糊糊的。
等胶干透了,再稍微打磨平整。翻出来一小罐剩下的木蜡油,找块干净布,仔仔细细地给箱子擦了一遍。木头的颜色一下子就深沉了,纹理也显出来了,看着舒服多了。
整个过程断断续续弄了两天,中间好几次都想放弃。特别是拔钉子和打磨的时候,又累又脏,心里直嘀咕,费这么大劲儿图啥?买个新的不香吗?
但每次想撂挑子的时候,不知道为就想起电影里喊“杰罗尼莫”那个劲头。好像就是一种,不管前面多难,硬着头皮也得上的感觉。咬咬牙,也就继续干下去了。
弄完了
现在这箱子就放在客厅角落里,上面摆盆绿植,挺像那么回事儿的。虽然仔细看还有瑕疵,但毕竟是自己一点点弄出来的。
说实话,这过程比结果重要。就是体验了一把,把一个看着挺麻烦、挺不想碰的事儿,硬是给啃下来了。每次看到这箱子,就想起那两天吃灰、流汗、跟自己较劲儿的样子。
这“杰罗尼莫”对我来说,可能就是那股子“管他,先干了再说”的莽劲儿。很多时候不动手,就永远觉得难。动手了,也就那么回事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