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手上一直在捣鼓的一个东西,我给它起了个名,叫“马洛里”。
为啥叫“马洛里”?也没啥特别高深的原因。就是前阵子偶然看到一些关于那个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故事,一百年前那会儿,没啥高级装备,就凭着一股子执拗劲儿,想去挑战珠峰。他那句“因为山在那里”还挺触动我的。我琢磨着,我搞这个东西的过程,不也跟登山似的嘛困难一大堆,有时候真觉得快要爬不上去了,但心里头总有个声音说,再试试,再往前拱拱。
我的“攀登”之路
我就是觉得手头上有些活儿特别繁琐,重复来重复去,效率贼低。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整个小工具,帮我把这些事儿给自动化了。最开始那会儿,脑子里就一个模糊的想法,连个清晰的架构图都没有。就跟马洛里他们那时候似的,没向导,没现成的梯子,全靠自己摸索。
启动阶段,那叫一个简陋。 我翻箱倒柜找出一些以前零零散散记下来的代码片段,还有一些网上搜罗来的开源库,就开始东拼西凑。那时候真是,眼前一片迷雾,不知道哪条路能走通,就跟马洛里和欧文消失在那片云雾里似的,充满了未知。
过程中遇到的坎儿,那可真不少:
- 数据不兼容: 最开始想整合好几个来源的数据,结果发现格式五花八门,弄到一块儿就打架。光是做数据清洗和转换,就耗了我好几天。
- 逻辑卡壳: 有个核心的算法逻辑,我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跑出来的结果老是奇奇怪怪。那几天真是愁得我头发都多掉了几根,半夜睡不着觉,脑子里全是那些代码。
- 依赖出问题: 好不容易把主体功能弄得差不多了,结果一个依赖的第三方库突然更新,接口全变了,我这边一大片代码都得跟着改,那感觉,就跟爬到半山腰,发现路断了似的。
有好几次,我都想撂挑子不干了。觉得这玩意儿比我想象的复杂太多,我这点三脚猫功夫,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但每次想放弃的时候,马洛里那张在雪山前的黑白照片就会在我脑海里晃悠。人家一百年前,条件那么艰苦都能去挑战极限,我这点困难算啥?
于是我就硬着头皮继续干。 不懂的就去查,一行一行代码地调试,有时候一个功能点要反复试好几种方案。那段时间,真是把搜索引擎都快翻烂了。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这个“马洛里”项目才开始有了点模样。就像登山一样,可能一步迈出去不大,但只要不停下来,总能往上走一点。
我这个“马洛里”工具算是基本能跑起来了。虽然还谈不上完美,偶尔还会出点小状况,有些功能也还在完善中,就跟马洛里他们到底登顶了没有一样,我这个项目也还有些“未解之谜”等着我去探索。但是,它确实已经能帮我处理掉不少以前头疼的重复工作了。对我来说,这就跟爬到了珠峰的某个高点一样,虽然没到顶,但风景已经很不一样了。
折腾这个“马洛里”的过程,虽然累,但也挺有意思的。有时候,这种死磕到底、非要把问题解决掉的劲头,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就像马洛里,不管他那段路发生了什么,他那种探索和挑战的精神,我觉得是挺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琢磨琢磨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