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亚萨尔”这档子事儿,我这气就不打一处来。当初也不知道哪个领导脑子一拍,非要整个项目跟这个叫“亚萨尔”的地方扯上关系。一开始我还纳闷,亚萨尔是个后来一查,,敢情是新疆的吉木萨尔县,说是历史悠久,资源还挺牛,什么“油盆、煤海、气库”的,听着就玄乎。
就这么着,我的“亚萨尔实践”算是被强行按头开始了。 那会儿真是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天天泡在资料堆里,研究那边的什么页岩油气综合利用,什么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还有那个古丝绸之路上的北庭故城啥的。我对这些玩意儿本来一点兴趣没有,纯粹是应付差事,每天琢磨着怎么能把报告写得漂亮点,好让领导满意,早点把这破事给了了,别耽误我下班打游戏。
我的糟心实践过程
本来以为熬过这段集中学习和调研的时间,把方案弄出来,交了差就完事儿了。结果?你猜怎么着?就在我材料准备得七七八八,天天加班加点,眼看就要汇报出成果的时候,上面风向变了!说是战略调整,那个方向不搞了,整个项目推倒重来,之前的调研、分析、方案,统统白费!我那些天熬夜整理出来的东西,辛辛苦苦做的PPT,瞬间成了一堆废纸。你说我这算哪门子实践?纯粹是陪太子读书,不,是给空气当陪练!白忙活一场!
那段时间,我真是窝火得很。同事们都呼一下转向新方向的事儿了,就我对着一堆“亚萨尔”的故纸堆发愁。扔了感觉白瞎了自己那么多工夫,不扔,看着就来气,还占地方。后来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把那些关于吉木萨尔的资料翻来覆去地看,什么历史沿革,矿产资源,旅游景点,权当是给自己扫盲了。还真别说,虽然项目黄了,我对那个吉木萨尔县,什么曾经是汉唐盛世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和行政首府,有什么千佛洞、北庭故城这些国家AAAA级景区,甚至还有蒙古族长调民歌这种国家级非遗,倒是比一般人了解得多了点。
- 被迫启动阶段: 被领导指派研究“亚萨尔”相关项目,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但也没办法。
- 埋头苦干(假装的积极)阶段: 天天查资料,看报告,了解当地的经济、历史、资源、文化,主要是为了应付差事。
- 晴天霹雳阶段: 项目方向突然调整,所有前期工作和心血全部作废,心态直接崩了。
- 无奈的“深入”学习阶段: 无事可做,反而把之前收集的“亚萨尔”(吉木萨尔)的资料看得更细了,成了一种病态的“自我安慰式实践”。
你要问我“亚萨尔”的实践记录,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段瞎折腾、纯粹浪费时间的记录。啥成果没有,就落下个对吉木萨尔县的“单相思”式了解。 现在谁跟我提新疆,我都能白活几句吉木萨尔的风土人情,什么“油盆、煤海、气库”吹得天花乱坠,都知道它国道G7、G335横穿,国道216纵贯。但这有啥用?项目黄了,我的时间也浪费了,绩效也没拿到。这“实践”,真是实践了个寂寞,还一肚子气。
不过话说回来,也算是长了点没啥用的见识。至少以后谁再提“亚萨尔”或者吉木萨尔,我不会一脸懵逼,还能装模作样地聊两句当地的页岩油储量和旅游资源。也算是我这倒霉催的“实践”里,唯一剩下点儿的念想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