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瞎琢磨的一个东西,叫“特鲁宁布拉”。这名字听着就怪怪的,有点神秘兮兮的。就喜欢捣鼓这些不着边际的玩意儿,权当是生活调剂了。
初识与好奇
起初,我也是偶然间刷到这个名字的。当时也没太在意,就觉得这发音挺拗口。后来隔三差五总能瞅见,心里就犯嘀咕了,这“特鲁宁布拉”到底是何方神圣?按捺不住好奇心,我就开始在网上扒拉相关的信息。
搜了半天,发现这玩意儿还挺有来头。说是某个神话体系里的一个“外神”,主要工作是给一个叫“阿撒托斯”的大佬吹笛子。你想想,给宇宙级大佬当御用乐师,这排面得多大!还有说法讲它是什么“声波集合体”,听着就玄乎。
尝试理解与“实践”
这种概念性的东西,光看文字描述,脑子里基本就是一团浆糊。什么“外神”、“阿撒托斯宫殿的吹笛手”、“声波集合”,太抽象了。但我这人就是有点犟,越是搞不懂,越想去琢磨琢磨。
我的“实践”过程,也挺朴素的,主要分几步:
- 第一步:想象。我试着闭上眼睛,想象那个场景。一个巨大无比、混乱无序的宫殿(如果那能叫宫殿的话),中间有个更不可名状的核心存在(阿撒托斯?),然后“特鲁宁布拉”就在那儿吹笛子。它吹的是什么调调?肯定不是我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曲或者古典乐。我试着在脑子里构建那种声音,感觉应该是充满了宇宙的空旷、混沌,又带着点疯狂和扭曲的旋律。有时候想得入神,后背还有点发凉。
- 第二步:寻找共鸣。光靠想不行,太空洞了。我就去找一些所谓的“宇宙噪音”、“黑暗氛围音乐”来听。你别说,有些音乐确实能营造出那种感觉,虽然肯定跟“特鲁宁布拉”的原声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好歹算是个方向。我把这些音乐当背景音,继续琢磨这个“声波集合”是个啥意思。是不是说,它本身就是由无数种声音构成的?或者说,它能控制声音,用声音来影响现实?越想越觉得这玩意儿设定挺带感。
- 第三步:具象化尝试。我还看到一些描述,说它“翅膀下无数夜魇从其无数的乳头吸食黑色的奶水”。好家伙,这描述可太刺激了。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要是画出来,得是个什么鬼样子。我虽然画画不行,但也试着在纸上涂鸦了几下。结果嘛自然是惨不忍睹,画虎不成反类犬,完全表达不出那种诡异和宏大。但这过程挺有意思,逼着你去把那些抽象的描述往具体的形象上靠。
一点感悟
折腾了一圈下来,要说我搞明白了“特鲁宁布拉”是那肯定是吹牛。这种超越人类理解范畴的东西,本来就不是让你“搞明白”的。但这个“实践”的过程,对我来说挺有收获。
1,它锻炼了我的想象力。平时我们接触的都是现实世界的东西,条条框框很清晰。偶尔去琢磨这些虚无缥缈的概念,能让思维跳出固有的圈子。
2,它让我对“声音”这个东西有了点新的看法。以前觉得声音就是声音,现在会想,声音是不是也能成为一种“存在”?一种力量?虽然这都是瞎想,但挺好玩的。
3,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图一乐。生活嘛总得有点不一样的调剂。研究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对我来说就像看一本特别猎奇的小说,看完之后可能啥也没记住,但那个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
这回对“特鲁宁布拉”的瞎琢磨,虽然没啥实际成果,但过程还是挺充实的。下次再碰到啥有意思的怪名字,我估计还会忍不住去扒拉扒拉。就当是给自己的大脑做做体操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