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我这回去挪威的克里斯蒂安松溜达了一圈,得跟大家分享分享这趟的经历。去之前我对这地方了解不多,就知道在挪威西海岸,是个城市,别的就两眼一抹黑了。不像那些热门景点,攻略满天飞,克里斯蒂安松相关的中文信息,感觉翻来覆去就那么些。
一切的开始:突发奇想与简单准备
这事儿得从我刷手机说起。那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刷到一张挪威峡湾的图片,那叫一个壮观!心想这辈子怎么也得去一趟北欧看看。然后就开始瞎搜,挪威有啥好玩的地儿。看着看着,就看到了“克里斯蒂安松”这个名字,还有它旁边那条有名的大西洋之路。图片上那路蜿蜒曲折的,在海边的小岛之间穿梭,挺带劲的。
有时候就是头脑一热。一看机票价格还行,酒店瞅了瞅也有能接受的,就琢磨着,去!也没做啥特详细的计划,就想着到了那儿再说,随缘呗。主要就是订了机票和落脚的地儿。心想着,一个市镇,就算有啥村庄像Kvalvåg、Rensvik这些,估计也都在一个区域里,交通应该不成问题。
抵达与初体验:海风与鱼腥味
折腾了半天飞机,总算是到了。克里斯蒂安松这地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空气里都是海的味道,还夹杂着一股淡淡的鱼腥味。不难闻,反而觉得挺新鲜,挺有地方特色的。后来才知道,这儿真是个渔业中心,据说有挪威最大的捕鱼船队,那鱼腥味儿可不就对了嘛
我住的地方离市中心不远。放下行李,我就先出去瞎转悠。这城市不大,感觉挺袖珍的,官方数据说才八十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就两万多点。不像咱们国内大城市那么喧嚣,这儿挺安静,节奏慢慢的。
城市漫步与小发现
我先去了那个Innlandet区,那边有个克里斯蒂安松歌剧院,说是挪威最古老的,1914年建的。外观看着确实挺有年代感,虽然我没进去听歌剧,但在外面瞅瞅也觉得挺有意思。
在城里头转悠,最有意思的是坐那个叫“Sundbåtene”的小渡船。这玩意儿在几个小岛之间来回跑,有点像咱们的水上公交。当地人好像都这么出行,方便得很。我也跟着坐了几趟,吹着海风,看着两岸的彩色小房子,感觉特舒坦。
- 我还特意去码头边上看了看,停着不少渔船,大小不一。岸边有些晾鱼的架子,虽然没看到壮观的晾鳕鱼场面,但也能想象出丰收时的景象。
- 路过一些工厂,估计就是那些鱼类罐头厂、鳕鱼肝油提炼厂啥的,毕竟是渔业重镇嘛
吃的方面,海鲜自然是少不了的。找了家小馆子,点了些鱼虾,味道确实鲜美。就是价格嘛北欧的消费水平,大家懂的,哈哈。
大西洋之路的擦肩而过
来之前心心念念的大西洋之路,我这回没能完整地走一遍。因为我主要是待在克里斯蒂安松市区和周边,那条路是从这儿往莫尔德方向去的。我租车时间有限,就往那个方向开了一小段,体验了一下在海边公路上驰骋的感觉。那路确实修得有水平,在几个小岛之间跳跃,旁边就是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虽然没走全程,但那蜿蜒崎岖的劲儿是感受到了。
听人说,要是时间充裕,从克里斯蒂安松出发,沿着大西洋之路开到莫尔德,再往南可以去盖朗厄尔峡湾、精灵之路那些更出名的地方。我这回算是浅尝辄止了。
一些零碎的感受
这地方给我的感觉,就是挺实在,不花哨。不像有些旅游景点,商业味儿特别浓。这儿的人就安安静静过自己的日子,捕鱼、造船,生活气息挺浓的。我在街上溜达,看到当地人行色匆匆,但脸上表情都挺平和。
你要是想看那种“挪威的森林”或者像“恶魔之舌”那样惊险刺激的自然奇观,克里斯蒂安松本身可能提供的有限。但如果你想体验一下挪威西海岸小镇的宁静日常,感受下那种靠海吃海的生活气息,这儿还是挺不错的。
这回克里斯蒂安松之行,虽然没啥惊天动地的发现,但这种平平淡淡的体验也挺算是一次对挪威这个国家的初步探索。下次有机会,希望能更深入地走走那些峡湾和山路。这回实践记录就到这儿,希望能给想去的朋友一点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