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了一下大卫休里斯这个人,挺有意思的。
平时没事就喜欢瞎琢磨,看电影看剧也算是我为数不多的爱好了。就觉得这哥们儿戏路挺怪的,跟其他人不太一样。也没特意去关注,就是有时候看片子,欸,又是他。
最早知道他,那肯定是《哈利波特》里的卢平教授呗。那时候觉得,这个老师挺温和的,有点惨兮兮的,但人不错。当时对演员本身没啥特别感觉,就觉得角色塑造得还行。
后来就开始了。不知道啥时候,看了一部片子,具体名字记不太清了,好像是叫《冰血暴》的剧?他在里面演一个反派,一口烂牙,那形象,那股子阴森劲儿,嚯,跟我印象里的卢平教授简直是两个人!当时就有点惊讶,觉得这演员有点东西。
刻意找片阶段
从那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找他的片子看了。这算是我实践的第一步,就是主动去搜索和观看。
- 先是把他比较有名的翻出来看,比如听说他在《神奇女侠》里也演了个反派,瞅了瞅,确实是他,演得挺欠揍的。
- 又找了些老片子,发现他年轻时候演的角色也挺多变。
- 然后看到有人提他在《罪恶之家》里的表演,演一个探长。我就去找来看了。拄个拐杖,看着身体不咋地,但那眼神,那气场,啧啧,感觉一切尽在掌握。
- 还有那个《小丑》,里面那个心理医生也是他。戏份不多,就那么几场戏,感觉他光靠表情就把那种对小丑状况的洞察,或者说那种职业性的冷漠给表现出来了。
这个过程挺随意的,就是想到了就搜搜,有资源就看看。也没做啥笔记,纯粹就是看,然后自个儿回味一下。看多了就发现,这大卫休里斯,他不是靠脸吃饭那种帅哥,但他演戏是真稳,有股劲儿。
琢磨演技这事儿
看他演戏多了,我就开始琢磨了。这算是我实践的深入阶段,开始思考他怎么做到的。
你看他演好人,像卢平,你就觉得他特别可靠,值得信任。但他一演坏人,比如《冰血暴》那个,或者别的啥反派,你就觉得这人骨子里透着坏,看着都瘆得慌。这种反差感特别强。
我感觉他厉害的地方在于细节。不是那种咋咋呼呼的演法,很多时候就是一些细微的表情,一个眼神,或者说话的语气、停顿,就能把角色的内心活动给捅出来。看他演戏,不累,你能很自然地被带进去,相信他就是那个人。
听说他在《阿凡达》后面的续集里也有角色,演个啥“火族”的头头?叫佩拉克来着?我还有点好奇他会怎么演,毕竟演个外星人,还是个反派头子,感觉挺有挑战性的。就凭他这演技,估计又能贡献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实践总结
这回“研究”大卫休里斯的过程,就是我打发时间、满足好奇心的一个实践。从偶然注意到,到主动去找片看,再到后面琢磨他的表演方式,算是一个挺自然的流程。
没啥高深的理论,就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通过大量观看,形成了一点自己的感受。实践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确认了这确实是个牛演员,是那种无论演啥角色,你都会觉得“他演得真好”的实力派。以后有他的片子,我肯定还会优先考虑去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