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主题就叫“轻敌”,纯粹是我的实践记录,也算给自己提个醒。
事情得从上个星期说起。我接了个活儿,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项目,就是帮着朋友公司那边,优化一下他们内部用了好几年的一个小系统。当时听他们描述,就是个数据录入、查查东西的小玩意儿,年头是久了点,但逻辑应该不复杂。我心里头琢磨着,这不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嘛毕竟咱也算干这行有些年头了,类似的东西经手过不少。
当时就有点飘了,心里想着,最多花个两三天,摸清楚他们那老代码,然后刷刷刷一顿改,效率还能提个百分之三十,这不就轻松搞定了嘛朋友那边问我大概要多久,我拍着胸脯说,“放心,一周之内,绝对给你弄得妥妥帖帖的!”
这FLAG立得,现在回想起来,脸有点疼。
第一天,我把那系统的代码拉下来看。嚯,好家伙!比我想象的要乱不少。各种祖传代码,注释基本没有,变量命名突出一个随心所欲。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觉得,没事,乱点而已,花点时间理理就行。这轻敌的念头,又冒出来了。
然后我就开始动手了。先是熟悉环境,配置这配置那的,折腾了小半天,总算跑起来了。接着开始看核心逻辑,打算从最简单的模块入手。结果?改了一个小地方,测试的时候发现,牵连到了好几个其他模块报错。我当时就有点懵,这耦合度也太高了。
行,那就顺藤摸瓜,一个个查。查着查着,发现这系统底层还依赖一个特别老的第三方库,网上资料都快找不着了。而且这个库,还有几个隐藏的坑,特定操作下就会出问题。朋友公司那边的人也说不上来当初为啥用这个,反正就是一直这么用着。
这下我开始头大了。原本以为是条小河沟,结果一脚踩下去,发现是片沼泽。接下来的几天,基本上就是:
- 不停地调试:一个问题解决了,冒出三个新问题。
- 到处找资料:翻那些陈年老帖,试图理解那个老库的怪癖。
- 硬着头皮猜逻辑:没有文档,只能靠猜,猜错了就回滚重来。
- 反复沟通:跟朋友那边的人一遍遍确认需求和现有逻辑,但他们很多细节也记不清了。
原计划两三天摸清,结果光是熟悉和踩坑就花了我整整四天。到了周五,别说优化了,我连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都感觉有点悬。那种挫败感,加上之前话说的太满,真是挺难受的。
周末加了两天班,总算是把最基本的问题给捋顺了,勉强达到了朋友最初的要求,但离我自己吹牛说的“优化百分之三十”差得远。交付的时候,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这回实践的教训
这回“轻敌”,真是实实在在地给我上了一课。本来以为凭着经验可以轻松拿捏,结果差点翻车。主要还是一开始心态就不对,太想没有真正去了解、去敬畏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
我反思了一下,主要错在:
- 前期调研不足:光听描述就下了判断,没深入去看代码、问细节。
- 过度自信:凭经验办事,忽略了每个项目的特殊性,尤其是老系统,坑更多。
- 风险预估不够:没考虑到老旧技术的维护难度和潜在问题。
这事儿过后,我算是长记性了。以后不管遇到啥任务,看着再简单,都得先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去做足功课,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把准备做得充分一点。轻敌这玩意儿,真的要不得,一不小心就得栽跟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道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