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球鞋实战里“死磕”米卡尔·布里奇斯一代的经历,这鞋子,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我就是冲着“铁人”布里奇斯的名号去的。想着这哥们儿这么能跑,耐操,他的签名鞋肯定也是实战利器。二话不说,直接冲了一双。
- 刚到手:第一感觉,颜值在线!配色很骚气,上脚也挺舒服,包裹性不错。
- 第一次实战:迫不及待就穿去球场了。跑起来感觉挺轻快的,启动也还行,但是...但是!缓震是真的硬!打了一下午,脚底板有点麻。
死磕过程:
不死心,毕竟是“铁人”的鞋,不能这么轻易放弃。我开始各种调整:
- 换鞋垫:原装鞋垫太薄了,直接换成了一双厚一点的缓震鞋垫。效果稍微好了一点,但还是不够。
- 磨合:心想是不是新鞋的原因,多穿几次就好了?于是我每天都穿着它压马路,跑步,甚至上班都穿。
- 调整打法:既然缓震硬,那就减少跳跃,多突破,多变向。逼着自己改变打法。
坚持了一个月,米卡尔一代总算出落得像样了。缓震稍微好了一点,鞋底也更软了,启动速度也更快了。但是,还是没达到我理想中的水平。
最终
米卡尔·布里奇斯一代,怎么说,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 优点:颜值高,包裹性启动快,耐磨。
- 缺点:缓震硬,不适合体重大的朋友,需要磨合。
如果你是小体重,喜欢突破变向,对缓震要求不高,那这双鞋还是可以考虑的。但如果你是体重大的选手,或者喜欢跳投,那还是算了,别跟自己的脚过不去。我觉得真要穿,还是得换个好点的鞋垫才行。
这回“死磕”米卡尔一代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球鞋这东西,真不是越贵越越有名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后买鞋,还是要多试穿,多了解,不能盲目跟风。
respect 布里奇斯,也respect 每一位在球场上努力奔跑的兄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