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了一下,发现自己好多时间都不知道花哪儿去了。感觉每天挺忙的,但回头一看,好像也没干成啥大事儿。后来我就留心记了记,才发现问题出在很多不起眼的小事上,真就是那种“trival”的东西,平时根本不会注意,但累加起来吓人。
发现问题的小疙瘩
我就是觉得不对劲,效率低。然后我就试着回忆一天都干了不回忆不知道,一回忆吓一跳。很多时间就碎掉了,用在了这些地方:
- 不停看手机。 没啥事也掏出来解锁,划拉两下,看看微信有没有红点,刷刷短视频,几分钟就没了,一天下来次数多了,时间就没了。
- 邮件或消息弹窗。 电脑右下角或者手机顶部,随便弹个啥出来,思路立马被打断,就算只瞟一眼,再回到刚才想的事情上,也要花点时间。
- 想“等会儿再做”。 有些小事,比如回个邮件、整理下桌面文件,想着不急,等会儿弄,结果“等会儿”就忘了,或者拖到反而更费时间。
- 开会或者跟人说话时走神。 别人在说,我脑子里却在想别的事,或者琢磨自己等下要怎么说。结果?要么没听清重点,要么还得再问一遍,浪费双方时间。这毛病我以前还不觉得,后来发现挺严重的。
- 没计划,抓瞎。 早上来了,先刷刷网页,看看新闻,再想今天干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重点,很多时候时间就耗在“找事做”和“切换任务”上了。
开始动手调整
意识到这些“小偷”之后,我就觉得不能再这样了。积少成多,这些“毛毛雨”也能把我浇透。 我也没搞啥复杂的时间管理大法,就从最简单的几点开始试着改:
第一步,治手机。 我强制自己,工作的时候,把手机屏幕朝下扣桌子上,或者干脆放抽屉里。规定自己比如上午十点半、下午三点,固定时间看一次,处理必要信息。一开始还挺不习惯,老想去摸,后来慢慢就好了。
第二步,关通知。 把电脑上那些非必要的弹窗通知都关了,特别是邮件客户端的实时提醒。需要看邮件的时候,我自己主动打开去看。世界没因为我晚半小时看邮件就塌了。
第三步,随手记,马上办。 准备个小本子或者用电脑的记事本,想到啥小事,立马记下来。能马上做的,比如一两分钟就能搞定的,就立刻做掉,不拖。需要稍后处理的,也记下来,等固定处理杂事的时间再弄。
第四步,学着专注听。 跟人说话或者开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讲! 别急着反驳,别急着想自己的事。先把对方的意思完整听明白,效率反而高了。
第五步,每天早上花五分钟。 就五分钟,不多。大概列一下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写在便签上贴显示器边。这样心里有数,不容易跑偏。
实践下来感觉咋样
搞了段时间,老实说,不是啥翻天覆地的变化,没突然多出来几个小时。但是,感觉对自己的时间掌控感强了点。一天下来,心里踏实了,没那么焦虑,觉得时间没白过。那些被打断的情况少了,做事情的连贯性好了一些。
有时候真不能小看那些“trival”的习惯。它们可能就是拖慢你脚步的小石子。留心一下,稍微改改,可能就会感觉顺畅不少。这就算是我最近的一点实践心得,挺实在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