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弗拉西奇这名字,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好多年前守着看田径比赛的时候了。
那会儿特别留意看跳高项目,尤其是女子这边。弗拉西奇,克罗地亚那个大高个儿,印象太深了,好像有1米93,鹤立鸡群的。看她跳高,感觉就是稳,那动作,那气场,一看就是冠军相。
我记得很清楚,大概是2007年大阪世锦赛,还有2009年柏林世锦赛,她都拿了金牌,跳了2米05、2米04,那时候觉得她简直就是统治了这个项目。而且她年纪轻轻就出成绩了,好像不到17岁就拿了世青赛冠军。
不过说起她的职业生涯,总感觉带点儿“差点意思”的遗憾。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了2米05,成绩够好了?结果拿了个银牌。我当时看直播,就觉得,太可惜了。后来好像还有几次大赛也是银牌,比如2011年大邱和2015年北京世锦赛。感觉她实力绝对是顶尖的,但总是差那么一口气拿到所有最想要的。
这让我想起我之前捣鼓一个模型项目的时候。那时候刚开始玩,啥都不太懂,就凭着一股子热情瞎琢磨。我记得当时想做一个特定场景的微缩模型,里面得有几个动态的部分。一开始,我找了各种参考图,对着图纸一点点画草图,计算比例。光是找合适的材料就跑了好几个地方,买了各种小木条、塑料板、还有一些电子元件。
接着,我就开始动手切割、打磨。那会儿没啥专业工具,就一把美工刀、几张砂纸,锉刀都没有。手指头磨破好几次,木屑、塑料屑弄得满地都是。为了实现那个动态效果,我还自学了点简单的电路知识,买了小马达、齿轮组,尝试把它们塞进狭小的模型空间里。
过程中,失败了好多次。要么是尺寸不对,要么是结构不稳,要么是那个动态部分卡壳。每次失败,就得拆掉重来,或者想办法修改。那段时间,下班回家就钻进那个小角落里敲敲打打,经常弄到半夜。家人都说我魔怔了。
3,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把那个模型给做出来了。外观看上去还行,动态效果也勉强实现了。当时心里那个激动,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虽然跟那些大师做的没法比,细节也很粗糙,但在我看来,那就是我的“个人最好成绩”了,就像弗拉西奇跳过的那个2米08一样,是自己努力的证明。
后来听说弗拉西奇因为伤病,好像是脚伤,挺折磨人的,在2021年宣布退役了。运动员生涯就是这样,辉煌背后全是伤痛和汗水。能坚持那么久,拿到那么多奖牌,本身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虽然有些遗憾,但她那个腾空的瞬间,还有比赛时那种专注的劲儿,确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像我那个粗糙的模型,虽然不完美,但制作过程中的那些尝试和坚持,现在想起来,还是挺有滋味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