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一件事儿,就是那“渔翁”的意境。不是说真要去钓鱼,那玩意儿我没那耐心,是琢磨那种感觉,那种一个人,一根杆,啥也不想,就盯着水面的状态。现在日子过得太闹腾了,脑子里整天跟开了锅似的,就想找找那种清静。
寻那份“渔翁”的清静
我就想学人家打坐。找了个垫子,盘腿一坐,学着电视里那样,闭上眼,深呼吸。结果? 屁用没有。不到五分钟,腿麻了不说,脑子里更热闹了,一会儿想着工作没干完,一会儿想着水电费交了没,乱七八糟的,比平时还烦。
试了几次都这样,我就觉得这法子不行,至少不适合我这种凡人。后来我琢磨,那诗里的渔翁,他也不是干坐着,他是在钓鱼,他有个事儿干着,虽然看起来闲,但精神头是集中的。得找个事儿,一个能让我手头动着,脑子却能放空的事儿。
动手试试,找找感觉
我就开始翻箱倒柜,找点啥能让我专注又不费脑子的活儿。翻出来几块以前玩剩下的木头料子,还有一把刻刀。得,就它了!
也没想刻个啥具体的玩意儿,就拿起一块木头,拿着小刀,慢悠悠地削。一开始还想着别削到手,小心翼翼的。后来慢慢地,心思就进去了。
- 先是把木头外面的糙皮给刮掉,一点一点,听着那“沙沙”的声音。
- 然后就顺着木头的纹路,想怎么削就怎么削,没啥目的。
- 关键是慢,不能急,一急就容易出错,还容易伤到手。
- 有时候削着削着,一抬头,半天都过去了,自己都没发觉。
这过程中,脑子里的杂念好像真就少了。不是没了,是它们好像自己知道没意思,就溜边儿走了。手里有活儿,心里反而静了。那感觉,有点像那渔翁盯着水面上的浮漂,周围啥动静都跟他没关系,他就看他的那一点。
搞明白了点啥
搞了几天这个,虽然手里没刻出啥像样的东西,顶多算一堆奇形怪状的木头块,但我感觉挺好像明白了,那“渔翁”的境界,不一定非得是啥都不干,跑到深山老林里去。关键是找到一个能让你沉下去的事儿,哪怕就是削木头,织毛衣,或者哪怕是洗碗,只要你用心去做,把注意力放那儿,也能找到那份难得的清静。
说白了,就是得给自己找个精神上的“鱼竿”和“浮漂”,让心有个地方落脚。这比干坐着硬憋强多了。现在再觉得烦躁的时候,我就摸出块木头,拿起小刀,慢慢削一会儿,心里就顺溜多了。这法子,糙是糙了点,但对我挺管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