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开拓”这个事儿。对我来说,这不是啥高大上的理论,就是实打实的干活记录,是没办法了逼自己找条新路走的过程。
为啥要开拓?
很简单,老路子走不通了呗。之前做的那个事,越来越难,感觉前面就是一堵墙,怎么使劲都撞不开。每天看着那个情况,心里着急,但就是没啥好转。你知道,就是那种感觉,再不换个方向,就得坐吃山空了。
摸索着开始
一开始也没啥头绪,就瞎琢磨。我先是停下了手头大部分无效的忙活,让自己静下来,好好想想。我能干我手里有市场上缺
到处看: 我就看别人都在干嘛特别是那些看起来跟我有点关系,但又不太一样的领域。不是说要去抄,就是找找感觉,看看有没有能借鉴的思路。
找人聊: 跟几个老朋友、老同行通了通气。大部分人也就是吐吐槽,说现在难做。但也有些人,不经意间说了些他们遇到的新问题、新需求,这些信息挺宝贵的。
分析自己: 把自己那点家底翻出来捋了捋。哪些是自己真正擅长的,哪些是能拿出手的资源。不能总想着做自己不会的,得从自己有的东西出发。
动手试错
光想没用,得动手。我就挑了个之前聊天时听到的一个小需求点,结合自己能做的,捣鼓了一个小方案出来。没敢搞太大,就是想试试水。
然后就是找渠道。以前的老渠道效果不我就试了几个新的,以前没接触过的。比如,去了一些更细分的社群里问问,找了几个可能需要这东西的小圈子的人聊聊。这个过程挺磨人的,脸皮要厚,被拒绝是家常便饭。
效果嘛一开始真的不咋地。大部分石沉大海,偶尔有几个好奇问两句的,也不了了之。那段时间挺打击人的,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想错了。
调整方向,再试
但是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继续。我就把那些问过几句的人的反馈,还有拒绝我的理由,都记下来。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我那个小方案,还是有点想不够贴合人家实际的麻烦。
于是我又改! 把方案改得更接地气,更直接解决他们提出来的某个具体痛点。说话的方式也调整了,不说那些虚的,就直接说能帮你解决啥问题,怎么解决。
这回有起色了! 开始有零星的咨询,然后成交了第一单!虽然很小,但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屋子里看到了一丝光。证明这个方向,可能是对的。
持续优化,稳住阵脚
有了第一单,后面就好办一点了。我把第一个客户服务然后拿着这个案例,再去跟其他人聊,就更有底气了。慢慢地,咨询的人多了起来,成交也稳定了一些。
过程里还是不停地调整。根据客户的反馈,继续优化我的东西,优化我的说法。这个“开拓”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试错、调整、再试错、再调整。
不能说大功告成,但至少这条新路算是踩出来了,有活干,能看到点希望。比当初对着那堵墙干瞪眼强多了。这就是我的“开拓”记录,没啥秘诀,就是一步一步蹚出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