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平时咱们打交道的,见的、听的,大多是些寻常玩意儿。张王李赵遍地刘,走到哪儿都差不多。但有时候,就是那些不常出现、甚至可以说得上“罕见”的东西,反而特别能勾起人的琢磨劲儿。
一、这念头咋来的?
也没啥特别的由头。就前阵子,在家闲着翻一本老杂志,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了几个特别古怪的姓。当时也没太往心里去,就觉得“?还有这样的姓?”。可这事儿就像心里长了草,时不时就冒出来一下。
后来有次跟朋友吃饭,聊起名字的事儿,我就顺嘴提了一句,说见过几个怪姓。结果桌上没一个人听说过,都觉得我在瞎掰。这下把我那点好奇心彻底点燃了。我就想,非得弄明白不可,到底有没有这么邪乎的姓?有多少?都分布在哪儿?
二、动手扒拉扒拉
说干就干。就这点对啥事儿要是真上了心,不刨根问底儿就不舒服。也没啥专业工具,就是靠着电脑,打开搜索引擎,一个一个关键词地敲。
我就搜“罕见姓氏”、“奇怪的姓”。嚯,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能当姓,还有姓“死”的,姓“难”(读nìng那个音)的。我当时就觉得,这世界真挺奇妙的。
光看个热闹不行,我还想知道点更具体的。
- 比如那个“酱”姓,据说全国就那么十几口人?真的假的?
- 还有那个“死”姓,听着就瘆得慌,这姓是怎么来的?祖上是干啥的?
- 那个姓“贶”的,说就一个地方有,人还特少,拢共没多少年历史。
我就顺着这些线索往下挖。查各种能找到的资料,什么姓氏起源,地方志,甚至是一些论坛、贴里的讨论。但很多信息都挺零碎的,有的还互相矛盾。特别是那些人口极少的姓,想找到点靠谱的记录,真挺费劲。
那感觉,就像是在沙子里淘金子,大部分时间捞起来的都是沙子。
我试着找过一些关于这些姓氏分布地的资料,想看看能不能找到点现代的记录。比如那个据说只在河南安阳有的“贶”姓,我就在地图上把安阳翻来覆去地看,琢磨着这几十口人现在都过得怎么样,彼此是不是都认识。
三、捣鼓完的感受
搞了这么一通,也没成什么专家,就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最大的感受就是,咱们这个国家,地大物博,人也多,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很多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它就那么真实地存在着,哪怕再“罕”见,也有它自己的根和脉络。
这些罕见的姓氏,就像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些特殊符号。它们背后可能藏着一段独特的迁徙史,一个特殊的职业,或者一个已经消失的民族印记。虽然现在人少了,信息也模糊了,但它们本身的存在,就挺让人感慨的。
说到底,为啥对这“罕”事儿这么上心?
也没啥特别深刻的原因。可能就是那段时间比较闲,日子过得有点平淡,总想找点不一样的乐子。琢磨这些罕见姓氏,就像是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加了点不寻常的调味料。看着那些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几个人用的姓,你会觉得,世界真大,个体虽然渺小,但每一个存在,哪怕再“罕”见,都有它的独特性。
这事儿,就算是个小小的实践记录。没搞出啥大名堂,就是体验了一把挖掘“罕”见事物的小乐趣。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