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最近在球场上观察和琢磨的“王薪凯”现象,不是真的王薪凯,而是指那种在团队里角色有点像他,能当奇兵使,但又需要合适机会才能发挥作用的队员。
最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还是因为我们队里的小李。小李这哥们儿,平时训练的时候,三分那是真准,空位出手十有八九能进。但是一到正式比赛,尤其是在人盯人防守强度上来之后,他的命中率就直线下降,有时候甚至会有点畏手畏脚的。
我琢磨着,这不就是有点像王薪凯嘛在广东队的时候,王薪凯也不是绝对主力,但关键时刻杜锋指导就敢把他往上派,而且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你看他打辽宁那几场,三分唰唰的进,直接把比赛给带走。我就开始研究怎么把小李也打造成我们队的“王薪凯”。
我得搞清楚小李的问题出在哪儿。经过几次比赛的观察,我发现他主要还是心理素质不够硬。一紧张,动作就变形,投篮选择也变得不合理。我就开始有意识地给他创造一些在压力下出手的机会。
- 增加训练强度: 我让他在高强度对抗下练习投篮,模拟比赛中的防守压力。比如,让他跑几个来回折返跑之后,立刻接球投篮,或者让防守队员贴身干扰他的投篮。
- 制造关键球机会: 在队内训练赛的时候,我会特意在比赛几分钟,比分胶着的时候,把球交给小李,让他来处理关键球。就算他投不进,我也不会责怪他,而是鼓励他下次再来。
- 心理疏导: 平时聊天的时候,我会跟他聊一些比赛经验,分享一些克服紧张情绪的方法。告诉他,就算投不进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敢于出手,相信自己。
除针对小李个人的训练之外,我还尝试在战术上给他创造更好的机会。王薪凯在广东队能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杜锋指导的战术体系。我也开始研究怎么在我们的战术里,给小李找到最舒服的投篮位置。
我发现,小李在底角的三分命中率特别高。我就设计一些专门针对底角三分的战术。比如,通过挡拆或者转移球,把防守队员拉开,给小李创造空位出手的机会。
练一段时间,效果还真不错。最近几场比赛,小李的表现明显稳定很多,敢于出手,命中率也提高不少。虽然还不能像王薪凯那样,一上场就能改变比赛,但至少已经成为我们队里一个可靠的得分点。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要把小李真正打造成我们队的“王薪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但至少,我找到一个方向,也看到希望。希望我的这些小小的实践,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聊聊我在球场上的其他发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