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瞎琢磨:学阿德里亚那套?
最近老琢磨那个叫阿德里亚的厨子,就是那个把西班牙斗牛犬餐厅搞得贼火,后来又关搞啥美食实验室的家伙。不是说要学他做一模一样的菜,咱也没那条件,也没那技术。就是觉得他那股折腾劲儿,挺有意思的。
他搞的那些东西,听着就玄乎,什么“哈密瓜鱼子酱”,把水果弄成鱼子酱的样子,还有各种泡沫、凝胶啥的。我一开始看,就觉得,这不瞎搞嘛好好吃个饭不行吗?
但我后来转念一想,他那核心思路,好像是把做饭当成一种创造?一种实验?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挑战你对食材的固有印象。这个点,我觉得挺戳我的。
平时在家做饭,来来回回就那几样,炒个青菜,炖个肉,时间长,自己都做腻,别说吃。我就想着,能不能也稍微“阿德里亚”一下?
我的厨房“小实验”
咱肯定搞不他那么高大上。家里没啥特殊工具,就是普通的锅碗瓢盆。我就从最简单的开始试。
- 第一步:找个“牺牲品”。 我就看冰箱里有那天剩几个熟透的西红柿。平时就是炒蛋或者凉拌。
- 第二步:瞎琢磨。 我就想,能不能让这西红柿换个“感觉”?不光是味道,主要是口感或者样子。阿德里亚不是爱玩形态吗?
- 第三步:动手瞎搞。 我把西红柿去皮,用料理机打成泥,然后过滤掉那些籽和粗的纤维,弄得尽量细腻点。看着这红红的汁,我就想,能不能让它“站”起来?
- 第四步:加点“料”。 我想起家里好像有做果冻剩下的吉利丁粉。就按说明,隔水加热融化一点,然后跟西红柿汁混在一起,倒进小模具里,放冰箱冷藏。心里想着,这玩意儿能成个啥样?
- 第五步:看结果。 几个小时后拿出来,还真凝固!成一个个红色的、有点弹性的“西红柿冻”。味道还是那个西红柿味,但口感完全变,冰冰凉凉,滑滑的。
做完这个,我自己都乐。这玩意儿算不上啥“分子料理”,顶多算个西红柿果冻。但这个过程,就挺有意思的。
瞎搞之后的想法
通过这么一折腾,我好像有点理解阿德里亚那帮人为啥那么痴迷。倒不是说非要把黄瓜做成面条,把橄榄油弄成粉末才叫高级。而是那种探索食材可能性的过程。
就像阿德里亚说的,“最高级的料理,是让食材遇见最懂它的温度”。我理解可能不光是温度,还有形态、搭配、甚至上菜的方式。他那种“绝不重复”的劲头,可能就是源于这种不断的探索。
咱普通人在家做饭,肯定到不那个层面。但偶尔学学他那种“不走寻常路”的精神,拿手边的普通食材,试着变点花样,哪怕失败,搞出来一坨怪东西,过程也挺开心的。
对我来说,“阿德里亚”不是一个要模仿的大神,更像是一个提醒:做饭也可以很好玩,可以不那么循规蹈矩。 偶尔瞎搞一下,给生活加点料,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