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琢磨的一件事儿,跟“柏古”这俩字有关。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前段时间收拾屋子,翻出来几本旧画册,里面夹些零零散散的纸条,估计是以前看书随手记的。有一张上面就写“柏古”两个字,后面还画个问号。我当时就纳闷,这谁?完全没印象。
第一步:搞清楚“柏古”是啥
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想弄明白这“柏古”到底是个啥名堂。先是上网搜搜,信息不多,但零零碎碎拼凑起来,大概知道点。
- 好像是个清代的人。
- 说他会画画,还会写字,甚至还能写诗。
- 感觉是个挺多才多艺的主儿。
看到这儿,我兴趣就来。现在这年头,能安安静静干好一件事就不错,这位老先生居然搞这么多花样,挺好奇他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开始动手琢磨
光看介绍不过瘾,我就想找找他的作品看看。这步就有点费劲。网上能找到的图不多,模模糊糊的,看不太清细节。也没找到啥专门介绍他的大部头著作。
找感觉,瞎比划
找不到高清大图,我就只能凭感觉来。找几张相对清晰的山水画和书法片段,琢磨他的风格。看那画,感觉挺文气的,不是那种张牙舞爪的风格。书法,好像也挺规矩,但又有那么点自己的味道在里面。
然后我就手痒。找出我那套落灰的文房四宝,铺开纸,磨点墨。咱也不是专业的,就是瞎玩儿。我就想试试,能不能模仿他那种感觉。
先是试着画个简单的山石轮廓。看着简单,自己一动手就不是那回事。那个墨色的浓淡干湿,那个线条的转折,搞半天,画出来一坨黑乎乎的东西,自己看着都想笑。
换个路子,试试写字
画画不行,那试试写字?找他书法的几个字,对着比划。感觉他的字,有点秀气,但笔画里头又有点硬朗的意思。我捏着毛笔,屏住呼吸,一笔一划地写。写几个字,跟人家那一比,简直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不得劲,不得劲。
的瞎琢磨成果
折腾大半天,也没弄出啥像样的东西。纸倒是废不少。不过虽然没学到啥精髓,但这个过程还挺有意思。
起码知道:
- 清朝有个叫柏古的艺术家,挺全能。
- 看别人的作品和自己动手是两码事,眼睛会手不会是常态。
- 偶尔这样瞎琢磨一下古人的东西,也算是一种消遣。
我就把我画的那几张“大作”和我写的那些“墨宝”收起来,虽然不咋地,但也是自己动手实践的一个记录嘛这事儿就算告一段落。下次再翻到啥有意思的老物件或者老名字,可能还会这样去瞎琢磨一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