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捣鼓“联盟1号”这事儿。也不是啥高大上的玩意儿,就是我们几个老伙计瞎琢磨,想搞个地方能方便存点东西、共享点资料,省得传来传去老是丢版本。
为啥要搞这个“联盟1号”?
起因挺简单的。我们几个都喜欢搞点小制作,有时候是写点小程序,有时候是弄点手工模型啥的。资料传来传去太麻烦,用网盘,要么限速要么容量不够,有时候还得考虑隐私问题。所以合计着,干脆自己搭一个得,内部用,起个代号就叫“联盟1号”,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动手前的准备
说干就干。就是扒拉家底,看看有啥能用的。翻出来一台好多年前的旧电脑,配置不高,但跑个文件服务应该绰绰有余。内存条我又加一根,硬盘找个闲置的1T机械盘给它换上。硬件这块算是凑合。
软件方面,我一开始想直接装个Windows Server,但感觉有点杀鸡用牛刀,而且那玩意儿授权也麻烦。后来琢磨着,咱就存个文件,顶多再跑个小应用,用个开源的NAS系统不就行?选来选去,定用个基于Linux的免费NAS系统,界面看着还行,功能也够用。
一步步搞起来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折腾过程:
- 装系统:这个没啥好说的,做个U盘启动盘,插上旧电脑,按部就班安装。过程还算顺利,就是旧电脑的BIOS设置有点老旧,找启动项费点劲。
- 基础配置:系统装好后,第一件事就是配网络,让它能连上家里的路由器。然后就是建存储池,把那块1T硬盘格式化准备用来存东西。
- 创建用户:给每个伙计都创建独立的账号和密码,这样谁存啥东西,权限管理也方便点。每个人一个独立空间,再加上一个公共共享区,基本就够用。
- 开共享服务:把最核心的文件共享服务打开,设置好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我们主要用的是SMB协议,因为大家电脑基本都是Windows,用这个最方便。
- 测试和调试:弄好之后,我就让大家挨个连上来试试。果然,问题来。有人说连不上,有人说速度慢。排查一圈,发现有的是防火墙没设置对,有的是路由器端口映射没搞速度慢那个,后来发现是网线质量不行,换根超五类线才好点。
中间遇到的坎
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大的坎就是网络配置这块。因为我家里的网络环境比较一般,路由器性能也有限,搞端口映射、动态DNS这些费不少功夫。特别是动态DNS,一开始老是不稳定,外网访问时断时续的。后来换个服务商才算稳定下来。
还有就是权限设置。一开始为图省事,权限开得比较大,结果有人误删公共区的文件。没办法,只能重新细化权限,每个人对自己空间有完全权限,公共区只给读写,禁止删除,这才消停。
现在咋样?
目前“联盟1号”运行还挺稳定。大家平时的小项目文件、参考资料、照片啥的都往上扔。访问速度在家里局域网内肯定没问题,外网访问嘛受限于家里上传带宽,大文件肯定慢点,但传个文档、代码啥的足够。至少不用再担心网盘会员过期或者空间不够用。
这回折腾“联盟1号”虽然费点时间和精力,但结果还是挺满意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关键是解决实际问题。以后有空,还打算再给它加点功能,比如跑个代码版本控制工具啥的,那就更方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