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我最近搞的这个“西蒙内”实践,也不是啥高大上的东西,就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一套搞法。
起因是啥?
挺偶然的。有段时间感觉自己特别松散,干啥都没长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然后不知道在哪儿看到一句关于足球运动员的话,大概意思就是那种场上的专注和纪律性。刚好那阵子看球,屏幕上扫过一个叫西蒙内啥的球员,也没太记住具体是谁,比利时的?好像是踢右边儿的。名字倒是记住,“西蒙内”。
我就灵机一动,要不我也学学这种“劲儿”?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搞点纪律性出来。于是我管我这段时间的自我改造计划,就叫“西蒙内”实践。听着有点傻,但就是个代号,提醒自己要像个上场踢球的那样,集中注意力,把脚下的活儿干
具体咋做的?
动手能力还行,就是耐心差点。所以这回“西蒙内”实践,主要就是磕耐心和专注。
- 第一步:找个“球场”。 我选我那个乱得跟仓库一样的书房角落。那地方堆满各种舍不得扔的旧杂志、坏的小电器、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线。这就是我的“战场”,目标就是把它彻底收拾利索。
- 第二步:定“训练计划”。 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我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花一个小时,不多不少,就整那块地方。雷打不动。就像球员每天要去训练场报到一样。
- 第三步:上场“比赛”。 到点儿,就放下手头别的事,钻进那个角落开始干。分类、扔东西、擦灰、整理。过程别提多枯燥。有好几次,干十几分钟就想溜,心里那个烦躁。这时候就想想“西蒙内”这名字,想象人家在场上跑不死的样子,硬着头皮继续干。
这过程真挺磨人的。有时候对着一堆旧报纸发呆,想着这玩意儿留着干扔又好像有点可惜。有时候找到个以为丢的小零件,还挺惊喜。这感觉,就跟踢球似的,有时候觉得累得要死,但偶尔进个球或者抢断成功,那感觉又上来。
搞半天,效果咋样?
大概坚持小半个月。那个角落,真给我收拾出来!虽然也没啥惊天动地的变化,但起码看着顺眼多,找东西也方便。关键是啥?关键是我发现,自己好像真能沉下心来做一件有点枯燥但有用的事。
这“西蒙内”实践,名字土是土点,但对我来说还真管用。它不是说要学人家踢球的技术,而是学那种态度,就是认准一件事,不管多烦,多累,都得按计划把它给干。就像有人说的,足球不光是踢,里面也有哲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我这实践跟哲学差远,就是个笨办法,但确实让我这老胳膊老腿,感觉找回点儿规律和节奏。
现在那角落还保持得挺偶尔看到“西蒙内”这名字,还会想起那段天天跟自己较劲的日子。挺挺实在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