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阻击战,能否绝地求生?
沙漠阻击战的意义和背景
沙漠阻击战是国家林草局继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后启动的第三大戦役。其意义重大,旨在全面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全面抓好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六盘山等区域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扼制荒漠化蔓延,保卫我国生态安全。
数据支撑:
地区 | 沙化面积/万平方公里 | 沙化率 |
---|---|---|
河西走廊 | 11.03 | 83.4% |
塔克拉玛干沙漠 | 33.76 | 87.3% |
内蒙古 | 42.63 | 27.2% |
这场阻击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
风沙侵蚀严重。河西走廊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受西风带影响常年风沙肆虐,年均风沙日数为100~150天,最大风速可达11级以上,致使沙丘移动加快,绿洲消亡。
降水稀少干涸。河西走廊年均降水量仅为100~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2500毫米,水资源极其匮乏,植被生长条件恶劣。
土地沙化加剧。由于过度放牧、毁林开荒、气候变化等因素,河西走廊地区土地沙化日益加剧,威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绝地求生的策略
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绝地求生的策略:
加强封禁保护。全面封禁沙化土地,严禁开垦和放牧,建立生态防护网,阻断沙源供给。
实施人工固沙。采用人工造林、喷播固沙剂、草方格固沙等措施,恢复植被,增强土地保水保土能力。
发展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草产业、牧草产业、观光农业等生态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加强科技支撑。充分利用遥感、卫星监测等科技手段,提升防沙治沙的精准性、高效性。
沙海斗士的英雄事迹
在沙漠阻击战的战场上,涌现出一批视死如归的沙海斗士,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守护着这片绿洲:
锁边义。20世纪60年代,锁边义扎根沙漠,义务植树10余万棵,固沙1万多亩,用生命践行了“与沙魔搏斗到底”的誓言。
张华。年过七旬的张华投身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带领团队建起的生态园涵养水源2400万立方米,造就了沙漠中的“绿洲奇迹”。
贺满全。被称为“红柳老人”的贺满全,30多年如一日在阿拉善种下300万亩红柳,培育出“贺柳”优良品种,扎牢了沙漠化的铜墙铁壁。
全民绿化的号角
沙漠阻击战不只是一场国家和林业部门的事,也是全民参与的绿色战斗。每个人都可以为沙漠的绿化贡献一份力量:
减少砍伐,保护森林。森林是抵御沙尘暴的天然屏障,每减少一棵树,都会加剧沙漠化风险。
低碳生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和节约用水,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降低沙漠化风险。
普及防沙知识,参与植树。了解沙漠化危害,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为沙漠变绿添砖加瓦。
你对我国沙漠阻击战有何看法?
分享你对于沙漠绿化的建议或行动。
如果你是影片《高分战争片:为争夺一口枯井,9个联军防守500德军!结局出人意料。》中的战士,你将如何绝地求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