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突然要写朱方雨?
这事儿得从上周三下午说起。我正扒拉着篮球论坛摸鱼,首页上突然冒出好几条标题差不多的帖子,都在那儿刷“朱方雨牛X”、“这才是真爷们儿”。我寻思这名字有点眼熟但死活想不起是谁,一顺手就点进去了。
好家伙,评论区跟打仗似的!有说他是CBA二轮秀逆袭的,有吹他夏季联赛干翻美国人的,还有个自称同乡的说他小时候穷得光脚打球。越看我越懵圈——这帮人说的是同一个人吗?
扒材料扒到凌晨三点
我这犟脾气上来了,非得整明白不可。先把“朱方雨”近十年的帖子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发现大部分都是瞎起哄。接着转战体育数据库,手抖着输入“ZHU FANGYU”的时候差点把咖啡洒键盘上。
找到关键线索是在某年CUBA东南赛区的报道里。有篇豆腐块文章提了句:“替补队员朱方雨独砍27分率队逆转”。我赶紧顺着这个队名往下挖:
- 找到他大学教练采访视频,老头儿在镜头前猛拍桌子:“这小子凌晨四点翻墙进体育馆练球!”
- 扒出份职业队试训报告,红笔批注着“爆发力不足”几个大字
- 最绝的是在个地方体育论坛,翻到张像素渣成马赛克的高中合影——排那个黑瘦小子球裤膝盖上还打着补丁
拼图时发现不对劲
本以为故事就这么个普通励志剧本,直到整理CBA球队名册时发现个怪事。那年他所在队伍12人大名单里压根没他名字!打电话给搞体育报道的朋友问,对方笑出声:“这哥们儿在预备队喂了两年猪!”
细问才知道真相:球队把他扔去合作的养殖基地劳动改造。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剁猪草,下午顶着猪圈味儿练投篮。有次老板发现他把猪饲料袋绑篮球架上当护垫,气得扣了他仨月工资。
写稿时突然开窍了
凌晨三点在文档里敲完这些素材,准备收工睡觉。结果刚起身把泡面碗带翻了,油汤全洒在昨天新买的机械键盘上。我骂骂咧咧擦键盘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他喂猪时说过的话:“猪饿了你得马上喂,球感没了半天不练就接不上了。”
原来所有奋斗故事的灵魂都在裤腿泥巴里。当我摸着黏糊糊的键盘键帽,好像有点儿懂那些通宵看CBA的人为啥为他叫好了。
关电脑前我又翻了翻预备队的训练视频。那个在猪圈旁边水泥地练三步上篮的背影,裤脚上真粘着两坨干了的猪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