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盯上王嘉琦了?
上礼拜刷手机,偶然看到个推送,标题特唬人——《95后小镇女孩年入千万》。点进去一看,主角叫王嘉琦。当时我就琢磨,这名字听着挺普通一姑娘,咋就突然蹦这么高了?我寻思着,这背后肯定有门道,得扒一扒。
开扒!找线索像破案
手头没现成资料,只能自己动手。第一步,全网地毯式搜索。
- 先搜她名字,翻了七八页搜索引擎结果,大部分是些无关的同名人。
- 脑子一转,加上关键词“创业”、“电商”、“小镇”,这下对了!零星冒出几条旧闻,提到她老家在哪、最开始做的
- 顺着这条线,摸到个本地论坛的老帖子,还是三年前的,有张模糊的活动合照,底下有人@了她早期用的网名“嘉嘉努力中”。
第二步,顺着网名挖社交账号。
- 拿着“嘉嘉努力中”去各大平台搜。在个半死不活的短视频平台角落,真翻到了这个账号。头像是她,青涩得很,动态停更在四年前,全是些“今天打包好累但开心”、“学习新平台规则”这种碎碎念。
- 从这些动态蛛丝马迹里,拼出关键信息:她毕业先去了省城一家小公司打工。
撞大运,找到知情人
网上搜到那家小公司的名字,试着在某职场社交App搜这家公司前员工。
- 还真找到一个头像顺眼的,发私信客气地问:“您请问您认识王嘉琦吗?请教点事”。等了快两天,对方回了:“她?以前坐我对面工位!” 哟呵,这下钓到大鱼了!
- 跟这位前同事聊开了。她说王嘉琦刚毕业那会儿就是个傻白甜,被骗惨了。公司老板画大饼忽悠她们搞副业,结果垫进去几个月工资囤的货全砸手里,老板跑路,工资都差点没拿回来。“那会儿她天天吃泡面,还抹眼泪。” 前同事的原话。
转角处,发现关键转型
线索又断了,愁人!只能再啃她社交媒体的老坟。
- 往回翻她“嘉嘉努力中”的早期动态,发现一条不起眼的抱怨:“送外卖腿都跑断了,但看到一个小区好多人问XX东西哪有卖”。
- 灵光一闪!拿小区名字和商品关键词组合搜本地信息,在一个社区团购App的过期团购里,找到了她最早组织的几个团!原来她发现送外卖时有人问哪里买特产,干脆自己找货源,在小区群里搞起了小团购。
- 翻早期买家评价,还有人夸:“嘉嘉人实在,水果坏了她真赔”。
拼图凑齐,爆发点浮现
结合后面几年她新账号的内容和前同事补充,脉络清晰了:
- 跌倒打工期:省城小公司上班(约1年)→ 被忽悠囤货失败,负债。
- 挣扎摸索期:咬牙打工还债(大半年)→ 同时送外卖累成狗 → 发现社区商机。
- 死磕爬坡期:开始小范围社区团购(起步期2年)→ 靠售后和选品口碑赢得信任→累积几百个铁杆小区客户。
- 踩中风口:社区团购模式火起来,她已有稳定供应链和客群 →大平台找上门合作 → 她以区域代理身份接入,借势起飞。
对了,还挖到个关键转折。她前同事说,有次她看准一批滞销水果,想低价吃下搞大促销,结果判断失误全砸手里,又欠一屁股债。“那次她没跑,挨家挨户上门道歉退款,自己啃了一个月馒头。” 可能就靠这死磕的劲儿,把名声立住了。
扒完了,咋说?
这姐们儿真不是啥天选之子,就是一普通打工人,摔了大跟头,爬起来拍拍灰,四处乱撞碰运气。她走到我觉得就三点:
- 肯低头:被骗了就打工还债,发现小机会就上(送外卖找商机)。
- 死磕售后:翻船了不跑路,硬着头皮赔,赔出口碑。
- 踩点准:刚好她在小圈子有了基础,大风就吹过来了。
扒到有点感慨。谁没遇过坑?关键是摔坑里了,能不能像她那样,边啃泡面边琢磨怎么爬出来。我这查资料查得眼睛都花了,也算陪她走了一遍“弯路”,这姐们儿,有点东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