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网上瞎逛,看到一堆人都在吹什么提升效率的方法,比如“早晨五点起床就能开挂”啥的,听着玄乎乎的。我心说,这帮人瞎扯淡,哪有那么神。干脆我自己实测一把,看看哪个最靠谱。我这个人嘛做事习惯从头捋一遍,动手操作才踏实。
先备齐材料
头一天晚上,我翻了翻收藏夹,把那些热门推荐都揪出来,统共有七八种方法。大部分是鸡汤文里常见的,什么“番茄工作法”“早起打卡”“任务清单神器”之类的。还顺手拉了几个朋友一起聊了聊,结果他们说啥的都有,有的吹上天,有的骂到臭。
我开始记录过程:在手机备忘录里戳了个新页面,标题就写“实测日记”。然后挨个把方法列出来,简单标上编号。第一招想试试那个“番茄工作法”,因为网上传得最响嘛
实地试第一个方法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爬起来折腾“番茄工作法”。按说明来,设置个25分钟的闹钟,埋头敲代码。刚起手还行,专注得很,键盘噼里啪响。结果?25分钟一到闹钟狂震,思路断得一干二净!折腾了半上午,就弄完一小段,效率还不如平时偷懒玩手机。我心想不行,这个方法坑人,就是个大忽悠。
换方向再试几个
中午歇口气,我改试别的。比如那个“早起打卡”,我硬是逼着自己五点起床,结果白天困成狗,眼睛都睁不开,啥活儿也没干成,还差点撞墙。还有那个“任务清单神器”,用App搞了一堆计划,写完就忘,隔天一看清单堆满没动过。浪费了一整天,气得我直拍桌子。
后来我翻出几个小技巧的推荐,比方“分段休息法”和“白噪音专注”。这回学乖了,一个一个来:上午试了休息法,干活45分钟歇15分钟;下午开白噪音,找雨声当背景。意外有惊喜,脑袋没那么累了,效率噌噌涨,干完项目还能多摸鱼半小时。
找到靠谱的三招
这么倒腾了两三天,我把结果整理了一遍:总共实了七八种方法,大部分中看不中用,折腾半天白忙活。但真行得通的就三个:
- 第一招:分段休息法 —— 干45分钟歇15分钟,这招实测最稳,不容易累,也不拖后腿。不像番茄法那么乱打断思路。
- 第二招:白噪音专注 —— 下雨天那种背景音一开,世界清净了,脑子也活泛了,特别适合写东西或者码代码。
- 第三招:简单任务清单 —— 就用手写本子列三五件事,完一个划一个,别整花哨App,省得瞎忙活。
折腾完,我复盘了下,这三个为啥靠谱?因为简单、上手快、没噱头。其他那些花架子,搞得人团团转,结果屁用没有。回头想想,网上那些吹牛皮的帖子,全是水军瞎起哄。
这事儿给我上了一课:干啥都得自己动手试过才算真信。现在我一干活就用这三招,效率稳得住,也不费劲儿。以后再有新招冒出来,我指定再实一波,免得浪费青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