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手机看到有人在聊莱特纳,说是专治那种“背了又忘”的毛病。我寻思这不就是我嘛——上个月学的Python语法现在全还给教材了。干脆下单买了个带五层抽屉的收纳盒,标签都懒得贴,直接拿马克笔写上12345完事。
一、开局全靠纸箱撑着
先剪了五十张小便签纸,把Python的print、for循环这些最基础的玩意儿写上去。第一层全塞满,心里还挺美:“这不比直接看书强?”结果第二天一抽卡片,好家伙,“def”后面接啥全忘干净了。老老实实把这张卡片挪到第二层抽屉去,顺便往第一层补了张新卡片。
第三天更离谱,抽第二层卡片时手一抖,整个抽屉翻地上去了。满屋子爬着捡纸片,猫还叼走两张当玩具。气得我直奔楼下超市,扛回来个带盖的塑料零件盒,这回抽屉抽到底也不会撒了。
二、手机软件踩坑实录
想着随身带着盒子太蠢,下个莱特纳APP试试。结果:
- 某绿色图标的:刚背到第三轮就弹出付费墙,卡片上限锁在20张
- 某蓝色字母的:上传的代码截图全变成马赛克,还闪退
- 白底红心那个:同步功能抽风,手机背的进度在平板上全清零
还是开电脑建Excel表格,搞出这么个土法子:
A列写问题 B列写答案 C列标下次复习日期
把C列按日期排序,每天筛当日要复习的,手机对着电脑屏咔嚓拍一张,通勤路上就看相册里最新那张照片。虽然拍屏幕的反光能把眼睛晃瞎,但至少数据在自己手里不会丢。
三、意外开发奇怪用途
有天媳妇考我:“咱家WiFi密码是多少?”当场卡壳三分钟。后来直接建了个“生活密码”分类,把银行卡密码、门禁码全塞进莱特纳循环里。现在连物业投诉电话都能脱口而出,楼下保安见我都喊“行走的密码本”。
最离谱的是上周末烤肉,我把“孜然:辣椒面=3:1”写成卡片循环记忆。现在哥们儿都以为我新东方学过厨师,全靠抽屉第二层那张快摸出洞的纸片。
四、现在每天这么干
早晨睁眼先翻手机相册里的“今日待背”:
1. 看问题自己默念答案
2. 点开照片检查对不对
3. 对的拖进“下周”文件夹,错的扔回“今晚” 地铁上刷十五分钟,比背单词软件管用十倍。上周公司技术测评考三个月前的项目参数,我全靠这个土法子蒙对三道题。
塑料盒现在彻底吃灰了,但第一层抽屉里还有张泛黄的卡片,上面是去年写的:“坚持用莱特纳三个月”。结果放进去之后再也没复习过,莱特纳终极悖论了属于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