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着给自己找点事儿干,琢磨着了解了解荷兰这个国家。以前,我对荷兰的印象,基本就是风车、郁金香,还有那么点儿航海的影子,模模糊糊的。
第一步:随便搜搜,找点感觉
我这人学习新东西,就喜欢先随便看看,不求甚解那种。打开电脑,我就先搜了搜“荷兰历史”几个字。蹦出来一堆东西,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就挑了几个看起来比较概括性的文章和一些短视频瞅了瞅。
就看到说他们国家国旗是红白蓝三色,长方形的,说是蓝色代表国家靠着海,挺形象的。白色象征自由、平等、民主啥的,红色嘛一般都代表勇气、力量之类的,这个我猜的。
深入一点:战争与黄金时代
看着看着,就发现一个词儿老出现:“八十年战争”。我就重点查了这个。嚯,这一打就是八十年,为了从西班牙手底下独立出来,真够能折腾的。你想想,这得多少代人前赴后继。
打完仗独立了,荷兰就牛起来了,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那会儿他们在海上可厉害了,搞贸易,船队满世界跑。什么荷兰东印度公司,那会儿简直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殖民扩张也没少干,这点咱们得客观评价,历史嘛总有光鲜和不那么光鲜的一面。
- 他们当时在海上贸易这块儿,真是没几个对手。
- 财富哗哗地往国内流,阿姆斯特丹成了当时的金融中心之一。
- 文化艺术也跟着发展,出了不少有名的画家。
转折与近代发展
但是,花无百日红。我看到资料说,大概到了18世纪后期,英国也发展起来了,海上贸易这块儿,英国佬开始跟荷兰人抢生意,竞争那叫一个激烈。荷兰的势头就慢慢下来了。
后来就是拿破仑战争啥的,欧洲大陆一锅粥,荷兰也受了不少影响。再往后,就是慢慢建设现代国家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他们那个风车。原来风车不光是好看,那是正儿八经的生产工具。 荷兰地势低洼,很多地方都在海平面以下,风车最早是用来排水的,把洼地的水抽出去,变成可以耕种和居住的土地。后来也用来磨坊什么的。真是智慧的体现。
一些感想
整个看下来,感觉荷兰这个国家挺有意思的。从一个小地方,通过搏斗、创新,一度成为世界强国,然后又经历起伏。他们跟海打交道的历史,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也逼着他们不断想办法生存和发展。
有句话说“心有多大,世界便有多大”,我觉得用在荷兰那段黄金时代挺合适的。他们确实是努力地“学着与世界沟通”,这个沟通有时候是和平的贸易,有时候可能就是炮舰了。
这回了解荷兰历史的过程,还挺充实的。从一些标签化的印象,到稍微具体点儿的历史脉络,感觉自己又多懂了一点点东西。这也就是个大概的轮廓,真要细究起来,里面的故事多着。
实践下来,感觉这种主动去了解一个国家历史的过程,比单纯看教科书有意思多了。自己找资料,自己梳理,印象也更深刻。下次再找个别的国家看看,也挺好玩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