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正好有点空闲,就寻思着去趟八路军纪念馆瞅瞅。这地方,早就想去了,一直没得空。咱这一代人,多多少少都从书本上、电视上了解过那段历史,但总觉得不去实地看看,体会总归是差了点意思。
我是自个儿开车去的,选了个工作日,想着人能少点,能看得仔细些。导航导到武乡那边儿。一到地儿,那纪念馆瞅着就挺庄严肃穆的。大门上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馆名,苍劲有力,一下子就把人带到那段历史氛围里头了。
进去之后,就跟着指示慢慢看。里面分了好几个展厅,从八路军的诞生、发展,到敌后抗战的艰苦卓绝,再到的伟大胜利,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实物展示。一开始就是走马观花,看看图片,瞅瞅那些老物件,什么步枪、手榴弹、还有战士们穿过的破旧军装、用过的生活用品,比如搪瓷缸子、粗布袋子啥的。
越往里走,看得越仔细,心里头就越不是滋味。那些黑白照片,记录着当年的艰苦。你想想,那会儿的条件得多差,吃不饱穿不暖的,武器装备跟敌人更是没法比,还要跟敌人玩命。好多年轻的战士,脸上还带着稚气,就那么牺牲了。看到一些烈士的生平介绍,真是让人鼻子发酸。
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有几个地方我停留的时间特别长:
- 艰苦的生活环境: 有些复原的场景,比如战士们住的地窨子、吃的黑豆、野菜窝窝头。跟咱们现在比,真是天壤之别。咱们现在抱怨这抱怨那,想想他们那时候,真是幸福得不知道说啥了。
- 军民鱼水情: 展出了一些老百姓支援八路军的物件和故事。什么送军粮、做军鞋、掩护伤员,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八路军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 战斗的残酷: 一些战斗场景的沙盘和模型,还有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都能让人感受到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我特别注意看了那些展出的文件、手稿,虽然很多字都认不全了,但能感觉到当年八路军领导人的那种战略眼光和必胜的信念。还有那些普通的战士,他们的家书,简单几句话,透着对家人的思念,也透着为国捐躯的决心。
整个参观下来,大概花了我小半天时间。出来的时候,站在纪念馆广场上,看着飘扬的红旗,心情挺复杂的,有点沉重,但更多的是敬佩和一种莫名的力量。真的,我们现在这好日子,真是来之不易。跟他们那时候比,我们现在这点困难算个啥。
我觉得这种地方,真应该多去看看,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别光顾着玩手机、刷视频了,了解了解历史,知道咱们国家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挺有意义的。这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触动和洗礼。
这回实践,对我触动挺大的。也算是一次给自己“补课”。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去左权那边的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再瞅瞅,据说那里也承载着很多重要的历史记忆。
行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算是我个人的一点参观小记录,希望能给大家也提个醒,别忘了那段岁月,珍惜现在的生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