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大家唠唠我前两天捣鼓的这个“霍尔查”的事儿。
起因:馋虫作祟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不是老刷到一些美食视频嘛看着人家做的那些个硬菜,我这肚子里的馋虫就直打滚。刚好有个朋友从老家那边回来,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霍尔查”,说是他们那边一道挺有特色的吃食,主要是用羊肉做的,听着就让人流口水。
就好这口,一听有肉,那必须得试试。再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折腾点好吃的,也算是一种乐趣不是?
准备阶段:摸索与采购
说干就干,我先是上网大概搜了搜,看看这“霍尔查”到底是个啥路数。网上信息不多,零零散散的,大概知道是跟羊肉、面食或者一些蔬菜有关。朋友也只是提了一嘴,具体做法他也说不太清,就记得小时候家里常做,香得很。
没办法,只能靠自己摸索了。
我琢磨着,既然是羊肉唱主角,那羊肉的品质肯定不能差。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颠儿颠儿地跑去菜市场,特意挑了块新鲜的羊腿肉,肥瘦相间的那种,想着这样做出来才香。还顺带买了点洋葱、胡萝卜、土豆,寻思着这些跟羊肉应该是搭的。
至于面食部分,我有点拿不准。有的说法是配馕,有的说是类似面片或者小面疙瘩。我寻思着家里还有点面粉,大不了自己和面做点面片,应该也差不离。
动手实践:手忙脚乱与渐入佳境
回到家,我就开始大展拳脚了。
- 第一步,处理羊肉。把羊肉洗干净,切成大小适中的块儿。这个“适中”可把我难住了,切大了怕不入味,切小了又怕炖烂了找不着。凭感觉来,大概跟麻将块儿差不多大。
- 第二步,准备辅料。洋葱切块,胡萝卜、土豆去皮切滚刀块。这些都比较简单,唰唰几下就搞定了。
- 第三步,开火煸炒。锅里放油,先把洋葱扔进去炒出香味,然后下羊肉块儿,慢慢煸炒,把羊肉里的水分炒出来,表面有点焦黄那种。这一步挺关键,我记得以前做别的肉菜,煸炒到位了,腥膻味就少很多。
- 第四步,加料炖煮。羊肉炒得差不多了,我就加了开水,水量要没过羊肉。然后放了点儿自己家常备的香料,比如花椒、桂皮、香叶啥的,但没敢多放,怕抢了羊肉的鲜味。盖上锅盖,先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炖。
- 第五步,加入蔬菜。大概炖了一个小时,我估摸着羊肉差不多有点软烂了,就把胡萝卜和土豆块儿扔了进去,继续炖。
- 第六步,调味与准备“主食”。等蔬菜也炖得差不多了,我尝了尝汤,加了盐和一点点胡椒粉调味。这时候我想起来面食的事儿,临时和了点面,揪成小面片,也一起下锅煮了。
整个过程,说实话有点手忙脚乱。一会儿担心火大了,一会儿担心水少了,厨房里叮叮当当的,跟打仗似的。尤其是煸炒羊肉的时候,油烟机不给力,呛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成果与感悟:家的味道
出锅的时候,那卖相还真不赖!
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羊肉炖得酥烂,筷子一夹就能脱骨。土豆和胡萝卜也吸足了汤汁,面片儿裹着浓郁的肉香。汤,因为有蔬菜,也不是那种纯肉汤的腻,反而带着点清甜。
我赶紧盛了一碗,吹了吹就开吃。那羊肉,入口即化,鲜美多汁,一点儿膻味都没有。面片儿也劲道,配着汤汁一起吃,简直绝了!
虽然不知道我做的这个“霍尔查”正不正宗,毕竟是自己瞎琢磨的。但味道是实打实的吃完全身都暖洋洋的,特别舒坦。
这回实践下来,我感觉做饭这事儿,也没那么难。只要肯花心思,肯动手,总能做出自己喜欢的味道。而且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吃着就是香,可能这就是“家的味道”。下次有机会,我还得再研究研究,争取做得更地道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