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林小记
最近,总感觉憋得慌,城里待久了就想往外跑跑。前阵子听朋友叨叨,说那个布鲁尼岛(Bruny Island)不错,要去那就得从一个叫凯特林(Kettering)的地方坐船。我一听,凯特林?没啥印象,不过既然是必经之路,那就顺道体验体验呗。
也没多想,就琢磨着去瞅瞅。报了个团,省心。我对这种有明确指向性的“中转站”性质的地方,一开始没抱太大期望,觉得可能就是个码头。那天一大早,天还蒙蒙亮,我就爬起来了。坐上了小巴,人不多,十来个,大家都是一脸没睡醒的样子,晃晃悠悠就往凯特林去了。
到了凯特林渡口,果然不出我所料,挺朴素的。就是一个功能性的码头,停着些船,有工作人员在引导。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也没有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感觉就是个安安静静的小地方,为了让你顺利登船而存在。
我们换乘大轮渡,这船可比小巴气派多了。我特意跑到甲板上,想吹吹海风,看看风景。嚯,那海风,真不是盖的,吹得我头发都竖起来了,感觉脸上的肉都在抖。不过视野确实开阔,看着船慢慢离开码头,水面被划开一道道白浪,心情也跟着敞亮起来。远处是连绵的山,近处是粼粼的水,虽然天气不是顶有点阴沉沉的,但这种在路上的感觉,还是挺不赖的。
整个航程大概半个多小时,不算长,但感觉挺新鲜的。船上人不多也不少,有的在船舱里坐着聊天,有的像我一样在甲板上看风景拍照。我就那么靠着栏杆,看着凯特林码头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点,然后消失在视野里。
要说凯特林本身有啥特别惊艳的,我还真没发现。它给我的印象,更像是一个安静的摆渡人,默默地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但这回经历也让我琢磨,有时候,这种过程也挺有意思的。不一定非得是目的地多惊艳,这种在路上的感觉,这种为了一个目标一步步去实现的过程,本身就值得记录一下。就像这回虽然凯特林只是个起点,但没有这个起点,也就没有后续布鲁尼岛的风景了。
所以这回凯特林的经历,主要就是这个渡船的记忆。简单,直接,但是个必经之路。也算是我旅行中的一个小小的实践记录,平平淡淡,但也是构成完整旅程的一部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