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想聊聊钱宁弗莱这哥们儿,纯粹是自个儿的一些瞎琢磨和实践记录。
我对弗莱这家伙印象不深,或者说有点搞不太懂。那会儿看球,中锋、大前锋么,就该在篮底下肉搏、抢板、凿内线。弗莱?一个两米一一的大个子,老往外线飘,这就有点奇怪了。
刚看他打球那阵子,没觉得多厉害。感觉就是个高个子,能投篮,但又不是那种核心打法。那时候流行的还是奥尼尔、邓肯那种内线巨无霸,或者像诺维茨基那样有绝活儿的大前锋。弗莱这种类型,感觉有点不上不下。
我的观察与实践
后来多看了一些比赛,特别是他在太阳队那段时间,我勒个去,这家伙的三分是真准。站在三分线外,接球就投,姿势不算特别好看,但就是能进。这就让我开始重新琢磨了。
我自个儿也打球玩,虽然水平很业余,身高也够不着人家那级别,但也算是个内线身高。那段时间我也常去球场,心里就琢磨,是不是大个子也能这么打?
- 模仿尝试:我试着学他那手远投。以前我都是老老实实往里打,或者中投一下。那阵子就硬往三分线外站。
- 实践感受:真不是那么回事儿!没人家那手感。野球场上你一个大个老飘外面投三分,队友眼神都不对了,哈哈。而且很吃队友传球,得有人给你喂球到舒服的位置。
- 力量和位置:弗莱不光是能投,他那个身高在外线本身就是个错位点,接球点高,不容易被干扰。我这小身板,没那优势。
所以你看,看别人打球轻松,自己一试,完全两码事。这实践一下,才明白他那个“高炮台”不是白叫的,是真有东西在里头,有他的独特性。
后来的想法
后来了解到,弗莱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能投三分的。生涯早期,他也经历过适应期,慢慢才开发出这手绝活,成了球队重要的空间点。这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球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得根据联盟潮流、自身特点去调整、去进化。
想想也是,他那种打法,要是放到现在这个小球时代,估计得抢疯了。每个队都想要个能拉开空间、能投三分的大个子。可惜他那会儿,这种打法还算是“怪胎”之一,没现在这么吃香。
现在弗莱也退役了,但他那种“高瘦远投王”的形象,算是给我这种老球迷留下了挺深的印象。也让我明白,打球也干别的也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并且把它练精,比啥都强。甭管别人一开始看不看得懂,时间长了,价值自然就出来了。
这就是我自个儿琢磨钱宁弗莱这点事儿的过程,没啥高深理论,就是一点观察和瞎实践的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