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最近老看到那个叫基南的演员的消息,好像是拿了不少奖。就那个基南·卡尔金,演《继承之战》那个。以前对他印象不深,感觉他哥麦考利·卡尔金,就是演《小鬼当家》那个,名气大多了。结果现在风水轮流转,基南这边开始发力了。
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之前捣鼓的一个小玩意儿。那会儿不是闲着没事嘛就想着把我那些年攒下来的老照片、老视频啥的整理一下。一开始觉得简单,不就是分个类,加个标签嘛
开始动手
第一步,我先把所有东西都倒腾到一个硬盘里。好家伙,光是拷贝就花了我小半天,各种文件夹层层叠叠,乱七八糟的。
第二步,我试着用系统自带的看图软件整理,发现根本不行。照片还好点,视频预览慢得要死,而且很多老格式打不开。标签功能也弱,搜起来费劲。
第三步,我就琢磨着得找个专门的工具。网上搜了一圈,试了好几个软件,有免费有收费。免费的功能不全,收费的又觉得为了这点事儿花钱不值当。这过程挺烦人的,下载、安装、试用、卸载,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天。
过程中的麻烦
最头疼的是啥?
- 老照片扫描件,很多没日期信息,得一张张看,手动加。
- 视频格式五花八门,AVI、RMVB、WMV、MP4,还有些手机拍的怪格式,得先转码。
- 重复文件特别多,不同文件夹里存着一样的照片和视频,得找工具去重。
- 给文件加标签是个巨大的工程,得想一套分类标准,然后一个个打标签,比如“家庭聚会”、“旅游”、“老同学”啥的。
中间有段时间,我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文件,真想放弃了。就觉得,搞这些有啥用?堆在那里就堆着。跟我一开始看基南·卡尔金似的,觉得就那样,反正他哥更出名。
峰回路转与最终实现
后来有一次,家里人偶然问起一张老照片,说找不到了。我就硬着头皮在我那个半成品库里搜,因为之前加了些标签,居然很快就找到了。那一刻突然觉得,之前的折腾好像有点意义了。
于是我又捡起来继续搞。找到一个还算顺手的开源软件,虽然界面丑点,但功能够用。然后就是耐着性子,一点点整理:
先是去重,用软件跑了好几个小时,删掉了不少重复的文件,硬盘空间都省了不少。
然后是转码,把那些老旧格式的视频,统一转成MP4,方便以后在手机、电视上播放。
是打标签和加描述,这是最花时间的,我按年份、事件、人物,慢慢地加。有时候看到一张老照片,还会想起当时的事儿,顺手在描述里记几笔。
整个过程断断续续搞了快一个月。现在虽然还没完全弄完,但大框架出来了。随时想找什么老影像,搜一下关键词,基本都能找到。这种感觉,挺踏实的。
回头想想,这跟我看基南拿奖的感觉有点像。很多事儿,不是一上来就光鲜亮丽的,都是背后一点点磨,一点点积累。可能中间很长时间看着都没啥动静,甚至想放弃,但真坚持下来,把事儿做成了,哪怕只是个给自己用的东西,那种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就跟我现在这个“家庭影像资料库”一样,虽然比不上人家拿大奖,但对我自己来说,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